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项目课程实施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震涛 尹玉军

  摘 要: 项目教学法因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需求而被许多高职院校所接受。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项目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问题 改进措施
  
  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项目课程模式的教学,已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和采纳。我院顺应高职院校课程模式改革的需求,相继在《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电子产品维修》等课程中引入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高职课程模式框架”,并在电子信息学院各专业教学中按照项目课程模式实施。但项目教学法的实践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无现成的模式可搬,无成熟完善的经验可鉴,每个学校对项目教学的理解和实施方法不尽相同,因此,项目教学法的实践研究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从实践的情况看,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做一个或多个项目,掌握课程相关内容。这就要求项目指导老师,不仅要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与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着教学任务重、科研资金缺乏等问题,并且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本身没有任何实际项目开发经验。所以实施项目教学,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改进措施是:鼓励专业教师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在不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秩序的前提下,积极联系企业下去锻炼或回炉学习,使有条件的中青年教师能够接受新技术的培训,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取得高级职业资格,以此推动“双师型”教师培养。这些下企业的教师,除在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外,还将参与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技术研究项目,不断吸收企业的精髓,接受行业新技术、新理念,回校后用企业的丰富经验赋予他们的前瞻性来参与课程改革、教材开发、教学改革,使职业教育能更切合市场与企业的发展需求。
  2.高职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让学生通过做项目,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没学过的新知识,大部分要求学生自己查资料,问题无法解决,指导老师才对学生进行指导。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自觉性要求较高,实际上是一种自觉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其中只起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和本科学生相比,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理论基础、学习习惯和对新知识的领悟能力等方面,都要差一些,没有主动学习的精神,大多数时候还是想依赖于老师的传授。
  改进措施是:(1)加强德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2)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就会主动去学。在新生入学后,教师要给学生做专业导学,让学生明确他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在校期间的基础课是什么,主干课是什么,专业技能课是什么,毕业之后有可能胜任什么工作岗位。这样学生能很快地进行角色的转换,对自己学习的方向有初步的认识。另外,通过去公司、工厂参观实习,请专家或已毕业的本专业学生举办讲座或座谈会,也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3)加强就业教育与指导。首先,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同时,适当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让学生一方面看到就业的严峻性,另一方面看到希望,变压力为动力,找准自己的职业通道。其次,利用求职练习、求职竞赛或组织参观毕业生招聘会的形式,让他们更早感觉到就业竞争气氛的压力,用压力来督促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获得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调查结果显示:过半数的同学认为采用了项目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动手实践的机会多了,但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却少了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能很好地理解项目教学的深刻内涵,没能彻底摆脱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一直以来习惯了充当“知识储存器”,而教师就是“知识的传授者”,也就是说学生对项目教学模式不能够从思想上进行观念性的转变,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改进措施是:(1)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练习的考核和激励。在每次授课前,需要强调对接下来需要完成的项目和任务的考核方式,并在预定的时间对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的考核、登记,认此作为平时成绩,才能保证学生的持续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对于考核结果定期进行公布。对于表现一贯良好、学习有进步的同学,及时进行鼓励。还可以以形象化的形式,在实验室或教室公布每个同学本课程开课以来完成项目和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这样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学生在教师的辅导和指挥下,完成学习任务,掌握预期的专业技能。(2)学院应合理选择项目教学的时间段。如在目前2+1的高职教学模式下,以第三或第四学期为宜,否则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同时合理选择项目教学的课程,对于专业基础课建议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于专业课可以考虑采用项目教学,只有在学生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并通过模拟项目教学,具有一定的应用技能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实际项目进行实践教学。另外,教学项目的设计和选择应以某一课程为主,打破学科体系,涵盖其它学科知识技能,重新组合,充分考虑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及递进性,尽可能将本专业的其他课程及相近专业的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共同确定教学项目。在项目设置中应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共同研制和开发项目,增设相关拓展项目内容。
  4.学生在安排操作训练时难以与企业工作过程实现零距离对接
  企业工作过程的核心要素包括:劳动者、工作对象、工作工具、工作方法和工作产品。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并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完成预期的工作成果。虽然学院成立了项目教学专用教室,但其场景和企业的实际工作场景还是有很大的出入。在企业可以接触到生产实践或工程项目,熟悉现代化生产工艺,并掌握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充实实际操作经验,达到教育、训练、应用三者的有机结合。而在学校只是完成了简单的项目测试或设计,仅仅是完成了一项工作任务,难以实现与企业工作过程的零距离对接。
  改进措施是:完善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在学习情景设计上,应“搬”企业到学校,即模仿企业的实际操作情境,打破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建立与课程相配套的工厂化校内实训基地。深入开展多元化校企合作,建立相适应的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场景进行教学和实习,大力加强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只有使教学内容和企业实际相结合,保持学用一致,才能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从而做到三个“无缝对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实训环节与工程技术应用对接,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
  5.结语
  高职高专培养的不是研究型、理论型的人才,而是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我们应该正视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建构起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教育理念,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人才,办出学校的特色。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
  [2]尹耕钦.高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时空,2009,5,(12).
  [3]张海峰,王丽娟.高等职业教育学前言性问题探析[J].职教通讯,2004,(10).
  [4]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主体及角色[J].职教论坛,2007,(12).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01B-JY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20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