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语文阅读中的鲁迅小说教学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爱红

  鲁迅小说独有的特点、丰富的内涵,使得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化繁为简地传输给学生,使他们既能接受语言的能力训练,又能从中感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这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作为基层的语文教学人员,我试着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教学。
  1.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学生认知的明显特征有三个方面:一是已认知的对象少;二是已认知的对象构不成系统;三是需要补充认知的内容多。学生情思有两个缺陷:浅和窄,即情感幼稚化、思维平面化与生活面窄、关注的主题窄。因而,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水平,对教材进行有效的修整、组织,处理教学内容,按顺序施于学习者,把握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特点。
  我们常说鲁迅小说往往比较难。难在何处?难的一方面就是他的文章本就富于思想深度,他又比较重视行文的技巧,而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认知的高度来处理问题,可以围绕“锚”组织教学。所谓“锚”是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是向学生提供的一个共享的知识背景,有助于学生与其他成员的相互合作和交流。设计“锚”就是为所要研究的问题确定一个范围,这个范围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研究该问题可以在此范围内从不同方向或角度来切入。
  如《故乡》一文中写的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现实的“故乡”是什么样子呢?它与回忆中的和理想中的故乡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它是由哪些不同的人与精神关系构成的呢?怎样概括自己对这个“故乡”的具体感呢?“故乡”与鲁迅心目中的“祖国”有何关系呢?
  总之,语文教师的作用在于把自己的知识能力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以便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这个衔接转化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对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审美情趣、生活积累等情况的把握程度。
  2.架起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教师通过备课能与作者达到平衡,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能与教师和作者达到平衡。鲁迅是写社会人生的,中学生已经对社会人生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但这种感受和了解还仅仅是“初步”的。鲁迅小说所描写的人生和事件,所议论的那些问题,人们是可以感觉到、感受到的,但它们所能暗示的内容却是无限的,所以教师和学生要不断感受、思考、体悟、探索,并从中感到新鲜,感到乐趣。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线索,就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它是新旧知识发生的联系的桥梁,可以是概念、背景知识等。如《故乡》一文,在教之前,我让学生明确这是一篇运用对比进行写作的经典小说。因此,“对比”可以看作是文章的支架。据此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技巧。
  (2)认识《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3)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和在小说末尾对故乡寄予的希望。
  在教学中我围绕这些目标设计,在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小说写的是什么故事?”当学生明白本文的基本内容是“写故乡二十多年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故事”之后,我把这个大的故事分解成两方面六个小故事:
  (1)二十多年前“我”家的故事与二十多年后“我”家的故事;
  (2)二十多年前闰土的故事与二十多年后闰土的故事;
  (3)二十多年前杨二嫂的故事与二十多年后杨二嫂的故事。
  然后请同学们围绕这六个故事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描写,并思考故乡变化的原因,这样文章就容易把握理解了。
  3.让学生参与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每一个学生以同样的表现机会,创设情境氛围,引起兴趣,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后,教师要努力创设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读书,讲讲自己的看法,议议遇到的难点,找找文中的知识规律,教给学生发现阅读的策略。例如《社戏》一文,鲁迅先生写戏之意不在戏,从内容比较容易看出来。有资料就显示:小说题目是《社戏》,但大量篇幅写的是戏吗?那天晚上的戏精彩不精彩?作者着力表现的是什么?作者很明白“那夜的戏是相当乏味的”,再则,“豆子本也没什么稀奇”,而且两次吃的都是六一公公家的豆,为什么后一次没有前一次好吃呢?又为什么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学生很容易明白“我”难忘的不是“戏”与“豆”本身,而是与“我”看戏、吃豆的人,从而明白鲁迅是在抒写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从而找到文中着力描写的“平桥村”是个什么样的环境,这里的人情好,水也好,山也好,自然是一片乐土,鲁迅把那里的自然环境尽情地美化着。在这个天地里,寄寓着鲁迅的一种社会思想。由此,学生基本上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4.肯定个性化阅读,反对“伪讨论”
  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同时,一部伟大的作品,总能给不同的人和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美感和感染,它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和意义。正因为如此,在鲁迅小说的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肯定个性化阅读。当然这里的讨论要能有效地解决疑难问题,而不是不合用、徒具形式的“伪讨论”。记得读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在教学《故乡》一课,在阅读讨论时学生谈到了“计划生育”,老师为此叫好。在此鼓励下,又有人抛出了“从豆腐西施看‘美女经济’”、“捕杀野生动物当休矣”等观点,老师继续说好。同学们进而想到“中年闰土有心理障碍”、“故乡水污染的源头到底在哪里”、“从‘顺手牵羊’到‘法制建设’”等论题,我以为这种“聪明”的“独特体验”和“奇思妙想”是违背文本价值的。又如在讨论《社戏》中的“偷豆”情节时,有感悟到“阿发”建议偷自家豆的纯真和可爱的,有感悟到“双喜”有小伙伴领袖风度的,有感悟到这一群小伙伴的热情和好客的,有感悟到当地民风的淳厚和自由的,有感悟到“我”对这段美好回忆的热爱和留恋的……也有说阿发娘的泼辣和小气的;也有说他们是一群野孩子,没有教养的;甚至有同学对这群小伙伴的品质颇有微词,因为“偷”毕竟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如此林林总总的回答,如果老师不加引导,只是一味肯定他们的思维有创新的话,那么学生会抱着怎样的心态去感受鲁迅先生对这一段浪漫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留恋,理解他对故乡的挚爱,认同平桥村是作者精心营造的桃花源呢?所以在这时候,老师必须在肯定他们多角度看问题的同时,引导他们根据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去看、去读、去感受,教会学生走近作者,贴近文本,选择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思考,探究作品更深层的意蕴,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引导他们感受经典美文中体现出来的真、善、美,感受美词、美句、美德,教会他们确立正确的阅读思路,理解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创新,从而陶冶美好的情操。
  鲁迅小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历史作用,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更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锐利的思想武器。中学语文课堂是传承鲁迅这笔宝贵的民族精神遗产的主要渠道之一。在课程改革的形式下,基层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为更好地传承鲁迅精神而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3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