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对初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双
摘 要: 音乐,作为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听音乐,使他们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与见解,从而提高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本文主要谈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音乐兴趣。
关键词: 初中学生 音乐兴趣 培养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探索。音乐,作为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就会丰富,思维就会灵活、多变、流畅。
一、从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对于音乐美的感受和表现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丰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在初中的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提高认识、评价、鉴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情感体验为引导式与自然流露相配合,与音乐紧密相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要从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青少年时期充满活力、有热情、有感情。如欣赏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时,我先以简练的语言介绍了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这是一场离奇而愉快的梦,仲夏葱郁的森林里,柔美浪漫的月光下,仙子在花丛中轻舞。赫米娅和拉山德、海丽娜与狄米特律斯,因为不如意的婚恋双双来到这儿。他们几经波折,最后在仙王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当学生情绪受到剧情感染后,我再分主题、分段落地播放乐曲,然后引导学生完整地欣赏全曲,同时采用多媒体画面,让学生巩固知识。此时,只有音乐在师生的心中跳跃。学生的主观性被调动,所学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自身的表现紧密结合,听觉、视觉、感觉、知觉全部被打通,情境交融地欣赏这首作品。音乐结束了,消失了,但它留在每个学生心中的真挚的情感,不正是学生所具有的和正在寻找的吗?
二、鼓励和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
由于音乐具有语言无法概括的模糊性,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丰富联想。而联想是创造力的基础,又可以在音乐实践中提高,因此,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有音乐创造的空间,能自由运用多种方法创新并发现自我。音乐带给每个人的感受各不相同,不能要求大家具有千篇一律的感受,只要都能为音乐中表达的真善美所吸引,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喜爱这个作品,就可以了。在音乐教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受表扬能激发人的上进心。所以,教师要不吝惜自己的表扬,尤其是对后进生。在学生有了点滴进步时,立刻及时表扬,使他们深深知道,老师一直关注他们,没有歧视他们。千万不要让学生暂时的“不对”、“不好”影响了他们终生学习音乐的愿望。
音乐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对整体素质较高的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了解乐曲的体裁、素材、风格特点,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各个时期音乐的特点,以及音乐艺术与其它艺术之间的联系。这对提高学生整体的艺术修养大有裨益。但对于多数学生的音乐教育而言,则只能是一般的知识性的讲解,学生能掌握教科书上所介绍的内容就足够了。对于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层次的教育,对于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三、把握训练渐进的原则
人的嗓音虽然在发声原理和生理结构上具有共性,但每个人的声音特点是不同的,除有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还有音色、发音习惯、语言习惯的不同,另外,还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声乐的时候,建立正确科学的符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是关键。在练习时,每发一个音都必须符合歌唱发声原理;声音通畅,气息流动,音色优美,自然动听,有音量而不“伤嗓”是总的原则。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没有接触过好打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师通过各种演出或个人表演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现实,而且会树立自己的威信,因为你的形象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学生才会崇拜你,进而受你的熏陶和感染,并自觉向着你学习。广大声乐工作者已经作出了长期的、艰苦不懈的探索,也总结出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总的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在声乐教学中,根据学生声音特点,因材施教,广泛汲取西洋唱法中先进的训练方法;二是如何将美好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嗓音运用于风格不同的中国作品的演唱中。有时也可以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如: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打印机等。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能否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才能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和水平,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尽量多选择贴近现实生活、学生原本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如结合某些Flash小品、电影插曲等,这样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增加。我坚信:学生只要对音乐有兴趣了,就一定能在广阔无垠的音乐天空自由翱翔,音乐课也一定会变成他们心中神圣的殿堂。
参考文献:
[1]李民知.快乐教育使我们走上了素质教育之路.北京教育,2004,(12).
[2]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
[4]张淑珍主编.音乐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82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