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磊
摘 要: 本文就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普遍较低的现象,对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着重提出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策略,意在提高现今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口语能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交际能力 培养
英语口语课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的能力,这同时也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关键。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口语水平,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期,由于学生英语口语基础普遍薄弱,他们往往不同程度地出现“羞于启齿”的“怯口”心理,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在外语课上更是犹犹豫豫害怕讲错,不敢发言,甚至对口语产生了惧怕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打开学生嘴上的这把“锁”,让学生从被动开口过渡到大胆练主动说呢?对此,本文就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融洽师生关系,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口语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往的过程。“亲其师,信其道”。大学生通常个性较强,教师要用爱去换取每个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学生情感在教师情感这个外因作用下,从而产生师生情感的“双向反馈”,借助情感这个媒介,达到外语教学的最佳境界。比如在句型模仿的操练时,由于句子本身是个相对独立的交际语言结构,受语言内容、说话人情感影响,不少单词、词组在声调、读音上都会发生变化,再加上学生急于模仿、急于求成的心理干扰,在遇上发音有难度的单词和不易上口的句型时,就会产生模仿失真的现象,在连续几次遇到模仿失真的现象后,学生开口的积极性会因多次的发音错误而受到挫伤,从而产生“羞于启齿”的感觉。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克服焦躁心情,用亲切的口吻、幽默的话语、生动的表情缓解课堂上紧张的纠错气氛,帮助学生放松心理,消除紧张焦急、难为情的情绪,多用鼓励的方法,激发树立起学生的信心。
二、增强听力训练,提高语言输入与储备
“听”是语言、知识和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第一步。在听力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听力训练,培养语感,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思维的基本途径。在练习听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生用英语交流必须从听开始,先听别人说,反复多听几次,就知道该怎样说,并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逐渐培养开口说话的兴趣。久而久之,开口说话,进行语言交际就自然成了大量听的必然结果。由于学生听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口头表达能力差异很大。那些听得多、理解得多的学生,口头交际能力就相对较强,而那些听得少、理解不透彻的学生,在表达时就会感到语言匮乏,或者不知从何说起,就无从谈起提高口头表达交际能力了。
三、培养英语思维习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英语口语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要尽可能地做到语言清晰、表达流畅、词会达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的训练,大都是把听的内容翻译成自己的母语后再储存在大脑记忆里,在表达前,他想说的内容,在脑子里下意识地寻求母语的表达方式,然后把它译成英语,用这种方法进行口语表达,母语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也是不可能地道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hinglish(中式英语)。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一些英语学习者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常直译成“You go first.”或“Go first,please.”而地道英语表达方式是:“After you”。运用这种直译的方式与他人交际定会导致交流出现障碍甚至失败。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培养他们边听边直接用英语把听到而且理解了的内容储存在记忆里的习惯,培养他们克服母语的干扰,直接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刚开始做此项训练,学生肯定觉得有些困难,但我相信在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多多少少都会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进步。正是运用这种积极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学生才能真正获得英语口头交际的能力。
四、增强语言得体性意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英语学习者在与英语本族人进行实际交往中,由于文化背景和用语习惯的不同,很容易引起误会,导致交流出现障碍甚至失败。比如,中国人常问“你吃了没有?”“去哪?”“你每月挣多少钱?”“你结婚了吗?”等问题,译成英语为:“Have you eat enyet?”“Where are you going?”“How much do you earn each month?”“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How old are you?”英语本族人听到这些问话会很不高兴,觉得对方没有礼貌,干预他人的私事,他的回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再比如,中国人受到别人表扬或赞美时,总表示谦虚习惯性地说:“哪里,哪里。”或是“不,不。”译成英语就是是“No,No。”英语本族人听了却感到纳闷:我赞美他,他不但不领情表示感谢,反而认为我赞美错了。中国人在听到对方对自己表示感谢时,常回答道:“这是我应该做的。”直译成英语是“It’s my duty.”英语本族人听了就会想:原来他并不想做这件事,但因为这是他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以上表达的这些与汉语比起来就有很大出入了。这种由于母语文化因素的干扰,而说出不得体的英语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语言交流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系列的语法规则及词条,还是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如果一句完全符合语法规则的话用在不恰当的场合,或说得不合说话人的身份,或违反当时的社会风俗习惯,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有时会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消极后果。所以,除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介绍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他们能用目的语清楚地表达思想以外(达意),还要使学生学会得体地交际,懂得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对什么人讲些什么话,也就是我们说的语言的得体。这点在英语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口语表达能力是任何语言学习者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交际能力所包含的重要技能力之一。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羞于启齿”的心理虽普遍存在,但并非无法克服,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只要愿意开口、积极开口,即使只讲几句,甚至一两句,就是口语学习的进步,教师就应给予支持与鼓励。在今后的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握住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探索意识,引发学生要求学习的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兴趣的过程中,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再加以课后有效的补充练习的形式,这样一定能够达到大学生英语口语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桢福.英语初级口语教程.北京外国语学院.
[2]王瑜生.试论大学外语口语教学.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
[3]张文府.外语教学教法研究,200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89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