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生杰
摘要: 文章就“引导教学法”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引导教学法”教学方法的种类和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且通过实际的教学事例介绍直观启发、对比启发、问题启发、比喻启发等方法,阐明“引导教学法”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
关键词: “引导教学法”体育教学应用
“引导教学法”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的重要途径。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普遍被教师接受并运用。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许多体育教师都认为它与“精讲多练”的教学要求相矛盾,而依然采用“注入式”教学模式;而有些教师即使接受,也由于运用不当反成了“放羊式”教学。因此,如何将“引导教学法”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应用是体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认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既称“注入式”又称“三段式”,即是以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为顺序进行的,运动技术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这种模式教学过程是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为主线的,它缺乏学生自我目标提出和追求的动力机制,教学环节偏重教师一方,单纯强调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法。诚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很重要的,不容忽视,但在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从备课到教案的实施一切都是教师在活动,学生只能根据教师所设计的方案被动地执行。尤其在基本部分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注入式”教学,即教师从主观愿望和经验出发,教师讲、学生练,产生错误动作教师给予纠正,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由教师给予评价,只有教师的积极活动,缺乏学生的积极主动,学生往往只有模仿,没有创造。由此可见,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即在教师严密的组织下,大密度高强度练习的挤压下,学生获得的时间较少,空间较小,思考探索问题没有余地,导致学习气氛沉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相矛盾。
二、“引导教学法”教学的指导思想、概念及基本原则
(一)“引导教学法”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引导教学法”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思想,它是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的不足和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提出的。其内容是:体育教学要从传统的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体育教学;从体育教学的生物、社会、教育、心理方法等多重原理出发,注重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体育兴趣和体育价值观念的培养;把握好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潜在性、民主性、全体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起好组织、启发、引导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积极性,发动其主观能动,促其对体育之自觉,达到身心全面发展,并从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同时,改变单纯用心率、密度等生理学指标来评价任何体育课的思想。
(二)“引导教学法”教学概念
“引导教学法”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不断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
(三)“引导教学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长远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原则和学生主体原则是“引导教学法”教学的基本原则。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强调技术的规范性和竞技性,注重学的眼前效益,而“引导教学法”教学不仅着眼现在,而且放眼未来,它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影响学生终身的体育态度和行为,为学生终身体育在意识和能力上奠定良好的基础。“引导教学法”教学不等同于“放羊式”教学,要遵循科学合理原则:模式程序的设计合理,组织、教法灵活巧妙,符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适当负荷的运动规律。“引导教学法”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为基础的,整个教学活动应围绕着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来展开,教师是配角,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角,起主体作用。
三、“引导教学法”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引导教学法”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不可削弱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和学两个积极性,越是强调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求越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因为教学的一切活动主要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并执行的。如果教师的教法单一或运用不当,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会削弱,“引导教学法”教学的性质则会改变,成了“放羊式”教学。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引导教学法”模式教学时一定要掌握多种“引导”性教学法,并学会合理运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及运用时机:
(一)直观引导
从学生感性认识出发,教师运用熟悉的知识和具体的动作给学生以演示和示范,引起学生联想,加深思考,促使其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利用挂图、运动图片、完整与分解示范、幻灯片,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化,化静为动,做到图文并茂、形声结合,引起学生联想,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问题引导
即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所要学习的主要技术原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例如前滚翻教学中,老师提问:“请同学们想想,方砖和足球在力的作用下,哪个容易滚动?”,学生马上会回答足球容易滚动。此时,老师可因势利导地指出:“我们学习前滚翻时要把自己的身体团成圆的”,学生会很容易理解接受。教学过程的主线就是问题引导,教师提出或引导学生发现他们在比赛和练习中的问题,如:“怎样运球过人”、“怎样传球不失误”、“怎样抢篮板球”,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及时提出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比喻引导
即教师根据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掌握技能,它能借助联想这一思维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和新的技术原理。一个恰当的比喻就能沟通各个孤立的表象,使之建立联系。如用“鞭打”来比喻投掷标枪的出手动作,用“电流”来比喻投掷实心球的用力顺序,用“弯弓搭箭”、“离弦之箭”来比喻短跑的起跑教学过程等。
(四)对比引导
教师用互相联系的知识或技能,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引导,通过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深入分析,可有效加深学生的理解。体育教学中常用概念对比、观察对比和对象与背景对比等方法来加强教学效果。如教师在组织学生的比赛和练习时,可要求技术差的学生注意观察那些动作技术好的同伴所做的动作,并观察他们的动作与自己动作的区别,分析同伴完成动作的正确原因,最终通过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
(五)练习引导
练习手段如果富于引导性,就可以避免盲目地尝试练习,提高练习效果。练习方式多样化,本身就是一种引导,练习新异刺激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练习中根据教学任务、目的、要求,辅以辅助练习、诱导练习、组织竞赛等都是练习引导的有效形式。如分组练习,目的就是要避免传统教法中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枯燥乏味性,通过新异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游戏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主要内容,合理地选择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一些技术动作的启示。选择适合基本教材为辅助练习的游戏,例如迎面接力跑,可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和途中跑的动作。
四、结论与建议
“引导教学法”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可行,而且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其操作的关键在于合理的设计和教师教法的正确运用。“引导教学法”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合理恰当的运用,不但使学生学习动作技术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更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活动中既掌握了动作技术要领,学会了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又发展了智力和创造力,从而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总之,体育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体育教师要积极广泛探索现代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设计出更多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以推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锡林托亚.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引导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7).
[2]郭梅君.体育课中的“引导教学法”教学[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4).
[3]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王瑞雪,王利庆.“引导教学法”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观察,2001,(4).
[5]高随运,王建辉.浅析“引导教学法”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体育学院学报,200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