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实施化学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国邦

  摘要: 现代中学化学教学必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如何更好地实施化学教学,这是当前化学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化学教学素养应试教育
  
  一、教好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化学科学素养。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科学素质。初中和高中化学教学大纲都明确要求: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强调化学“双基”教学;另一方面,大纲在提出要重视“双基”教学的要求之后,紧接着就强调化学“双基”教学必须同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要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应用。大纲强调要“教育学生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比如说化学实验药物的回收利用,这是一项涉及环境、卫生、健康等方面的重要的化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问题,因此化学实验药物的回收利用是一项重要而又不容忽视的实验工作。首先教师应坚持实行,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学生时起言传身教的作用;另外也应教育学生自觉地实行。例如,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在这方面留下示范,在分组实验中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回收药物等。
  
  二、设计好“教”与“学”的两种过程,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应试教育”片面强调灌输,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教的过程,不重视学的过程。教师习惯于把课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滴水不漏地讲给学生听,唯恐因某一点没讲到而造成考场上的失分。应试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被教师包办代替,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功能,实施发展性教育行为,在课堂教学中,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主动地获取知识,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这是现代教学论的根本观点。
  科学发展的基本过程是:明确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化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变只有必修课的单一模式和课堂教学的封闭格局,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成才渠道。
  
  在“应试教育”里,只有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强调跟应考指挥棒对口接轨。教学视野封闭、狭隘。对全体学生不加区别地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其结果是扭曲和束缚了人才发展;而与此相反,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构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课程结构,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主张人才资源的多样化、多层次。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形式,教好化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保证。教师应积极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选修课的学习;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观、讲座、兴趣小组、社会调查、阅读科普读物等。这样,就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相结合,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发学生潜能。
  
  四、着眼提高全面素质,落实各项能力训练。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观察力是指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能力。细致、正确的观察可以使学生获得完整、全面的感性知识,它是记忆、表达的基础和前提;思维能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良好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开拓学生的思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了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取得良好的效果,大纲强调了实验考查的必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确保实验内容的多样性并强调实验和制作设计的应用性,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实验习题可供教师在实验考查时选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合格教师能力培养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文盲不再是指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没有自学能力的人。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学习门类偏多,所以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可以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中继续学习提高。
  五、要更好地实施化学教学,就要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一)结合现代科技发展,重视吸收新的知识。
  在21世纪的今天,现代化学正在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衣着、环保、医疗、交通等生产和生活的重大问题。这种发展趋势决定了化学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突出的是化学与材料科学、能源、环保科学、生命科学、农业生产等方面的联系。所以化学教育要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就应该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把这些新的知识引进教材,纳入教学体系。
  (二)注意学科间的联系渗透。
  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着的整体,我们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如能源、材料、生态环境等,很难把它们绝对归属于某一学科领域,因为它们都是综合性问题。各传统的分科课程,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有它们不少的优点。但由于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故不易使学生从知识整体与联系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易与现实脱节,不利于学生把学习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为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教材在叙述新增加的材料、能源等知识时,注意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如在介绍半导体陶瓷、光导纤维、超导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时结合了一些物理学知识,在彩色摄影中用到了加色法成色原理和减色法成色原理,在石英晶体的重要用途中提到了压电效应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自学,充实自己,积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融会贯通,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1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