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成功翻译的关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虎 昕

  摘要: 成功的翻译应包括以下两点:首先需要对原作有准确透彻的理解,把握好翻译的尺度,其次需要有一定的中文功底。
  关键词: 翻译 标准 理解 中文基础
  
  语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也是变化莫测的,一种意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表达方法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翻译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
  总的来说,翻译过程中有两个比较明确的步骤。一是透彻地了解原文的意义;二是将这意义形之于将要译成的文字上。因此,我们主要谈谈如何将原著作的意义转化为恰当、顺畅的中文。
  在这一方面,早有严复先生提出“信、达”的翻译尺度。所谓的“信”指的是“忠实”。翻译时要注意忠实于原文的意义。严格来说,无论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或在同一语言中都很难找到两个功能含义完全一致的词。那么在某一语言中用什么方式或用什么词汇所表达的某种情感,换到另一种语言中,便要将它改变,或是增减,或是改变某些词或句子的结构;但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译者的语言感觉和语言运用能力。再说“达”不仅意味着译文的顺通,更意味着译文最恰当地表现原文的思想,即“达意”。怎样才能做到“达”,或者说接近“达”的标准,笔者认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对作品中人物的全面而透彻的理解是获得达意译文的重要基础。翻译虽然是件难事,但也有基本规律可循,英文译成中文,要求精通英文;而中文也需要有非常好的功底,否则虽然知道其原文的意义,但由于中文的基础不扎实而不知怎样去表达才能达到原作的意味。因此翻译时,译者要具备一定的英文、中文及艺术修养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我们以《荆棘鸟》中的一句译文为例:
  Meggie is the mirror in which I’m forced to review my moratality.
  其中该对照读物译为“梅吉是一面镜子中,从中我被迫看到了自己必然死亡的命运”。
  这是书中Phalph教士的话。Phalph是一个内心情感复杂矛盾的人物,他为了不放弃他所热衷的宗教事业,理性地克制自己对梅吉的恋情,以至于在Meggie眼中,甚至他自己有时也恍惚觉得他具有更多的神性而不是人性。从这一理解出发,这名教士坦白自己心灵的话中,moratality一词的意思是:
  “梅吉是一面镜子,她使我看到我是一个凡人”。
  如从同一理解出发,再看另一句Phalph教士的描述的译文处理:
  He had never seen eyes so human,or so sad.
  其中human一词无疑是“富于人的气息的”而不是译文中的“富于男子气的”。
  这种翻译上的偏差,就是由于对.人物及原意理解的不够透彻造成的。只有译者全面地把握好书中每一个人物的线索,才能对有关某一个人物的具体描述,包括对话,内心独白等,有完全合乎原著之意的译文,才能接近“达”的标准。读《傅雷家书》我们看到傅雷先生在翻译每一部巴尔扎克著作之前,都要把原著细读上好几遍,并查阅大量的有关史料,之后才动手去翻译。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对原著有宏观上的全面的把握,而使译文在意义上、风格上真正地体现原著的精神。可见对一部原著的方方面面的宏观把握是翻译中十分重要的一步工作。
  如果不这样字斟句酌,就连最基本的“信”也没有了。再以《荆棘鸟》为例,其中不“信”之处随处可见。例如:
  He wondered why he had dreaded this meeting.So,when he had surely known in his heart.He would be understood,forgiven.
  意思是:他奇怪自己为什么既已肯定地知道自己会被理解,被宽恕,却还那样惧怕这次会面。
  而该译文却是:“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渴望这次会面。这时他心里有了底,他会被理解,被宽恕的。”
  再如you have no more idea of what life is all about than the moth I called you! No wonder you became a priest.You could’t live with the ordinariness of life if you were an ordinary man more than ordinary man Luck does!(《荆棘鸟》Chap.12 )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确:你就像我把你称作飞蛾一样,根本不知道生活是什么,难怪你做了教士。卢克是一个普通人,可他过不了普通人的生活。你也一样过不了――假如你是个普通人的话。
  而该译文是:“你对生活除了我称之为飞蛾的概念之外什么都没有。难怪你成了教士!你过不了普普通通的生活,假如你是个普通人的话,你还不如普通人卢克呢!”
  像这样的问题,笔者想在此指出,译文的“信”有时要求不是别的,而是翻译过程中求信求实的认真态度。
  然而从另一方面讲,忠实并非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要确切理解原文的真正意义,掌握其精神与特色,那种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这是由于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一个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特别复杂,如果仅仅从字面出发,往往会歪曲原文,或者表达不出原文的微妙和深刻内涵。换句话说,翻译时译得太直而造成汉语不通,或是不容易读懂,不行;译得太灵活而使原意走了样,也是不行的。更何况翻译到了表达阶段就变成了一种创造,这时不但要求形似,还要神似。说到翻译是一种再创造,这主要是由于翻译者在翻译时有了一定的自由尺度可供掌握,这个尺度就是要尽量避免有损于原作。有时由于译者的疏忽大意或是对原文过分地随意改动,以致产生不好的效果,就不能说译者很好地完成了翻译任务。与此同时,翻译必须解决如何使用本国语言传达原文的风格问题。翻译家也是创造者,这就是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参与到原作的创造中。说得更确切些,是参与原作的再创造。举个例子来说,英国人心目中所熟悉了解的莎士比亚,和中国人通过翻译版本了解的莎士比亚能有多少相似之处?这个问题的答案主要取决于译者的工作。再看下面的例子:
  One’s thoughts must be directed to the future.And to things about which there is something to be done. This is not always easy: one’s own pat is a gradually increasing weight.[from portraits From Memory and other Essays]
  译文:一个人应该考虑未来,考虑一些可以有所作为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总是很容易的;自己过去的经历就是一个越来越沉重的包袱。(摘自《记忆中的肖像及其它》)
  此处的weight一词,有些译者就牵强的译为“发福”或“增加财富”,而动手翻一下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要查到6(b)义项时burden of responsibility or worry 才是这里适合的义项。
  再如: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in the old age of Newton and the decline of the Royal Society,England basked in a last India Summer of village industry and the over seas trade of merchant adverturers.[from Bronow ski,The Ascent of man]

  十八世纪上半叶,也就是牛顿的晚年,皇家学会衰落的年代,英国沐浴在农村手工业和商人冒险家从事的海外交织的余辉中。
  牛顿死于1727年,终年85岁。十八世纪上半叶正是他的晚年。另外,再参照下文的话the decline of the Royal Society,可以看出the old age of Newton理解为“牛顿的晚年”比较妥当。India Summer有其特殊的含义,而不是“印度的夏天”切不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究其来源,与印第安人有关,但人们使用这个词时,已想不到这一点了。
  再谈谈怎样把优秀的英文作品翻译成为同样精彩的中文这一话题。
  说到中文,它有自己表达问题的方式,如各种暗喻和独特的修辞方法。英汉两种语言,无论是句法、习语,以及文化传统背景等很多方面都大有不同之处:特别是中文的语法结构与英文的译法结构相差很远。所以说我们在翻译每一句话都会遇到困难,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仔细斟酌才可下笔。如果是完全予以复制也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说,我们翻译时,要首先掌握原文大体的内容,即要把握主题。另外,对于原文的准确理解最能体现一个译者的语言水平和艺术修养,翻译英语就得理解英语。同时还要对汉语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比如我们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再看哪些句子能够拆开,应该拆开,而哪些句子不能拆开,就不要去机械地拆开;而哪些从句应该颠倒,哪些词语、成语或习语宜于变换或不宜于变换;有些人称代词可以省略、代替等,有时还需要变换原来的语法结构,甚至变到看不出原文语言痕迹的地步,但这对于从原文的束缚中跳出来,从而达到符合中文阅读习惯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运用另一种语言再创造出与原作相似的艺术品,至少应有相似的艺术感染力。因此,翻译的难度既包括形式的问题、理解的问题,也有表达方面的问题。
  一般来说,有多少种语言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且这种手法又同其语言背后蕴涵的文化密不可分。比如说比喻吧,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不同,其比喻的方法也都带有各自民族文化的特色。如何进行比喻,拿什么来比喻等等就受到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面让我们分析几个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很大出入的几个常见比喻。
  例1英:He’s as strong as a horse.
   汉:他体壮如牛。
  例2英:That young man is a bear at mathematics.
   汉:这个青年人数学很好。
  由以上两例我们不难看出,中英文之间仅在比喻方面就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英语中、西方人的马是用来驮东西的,而牛是用来喝奶吃肉的。马比牛更有机会显示自己的强壮。所以英语中更常用的是“strong as a horse”。在中国,牛是农村主要的牲畜。于是汉语中有“力大如牛”、“壮得像头牛”这种说法。不过中国人不说“力大如马”、“壮得像头马”;再看例2,对于英语国家来说,熊一方面粗鲁暴躁,另一方面聪明有耐力,所以英语很自然用熊来比喻聪明的人或有非凡忍耐力的人。而中国人则认为熊又蠢又笨。由此可见,各民族由于地域及文化发展的差异,从而使得在同样情境的描述中,人们认识问题的角度大不相同;其结果就造成了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说到底,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传达的等值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等值信息的手段。不同的语言,其表达方式,社会历史背景均有所不同;那么这种不同语言的信息转化也就变得复杂起来。在翻译过程中,也就是在两种文字的转换中,在了解语义变化的同时,还要联系蕴含在文字背后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态度、情趣、风格等特点。即使具有同一斟酌意义的词,在不同的语言中由于受种种的修辞手法的影响也会被引申变化成不同的含意。而且,用不同语言写作和翻译的作者和译者,他们的文化背景和心理活动过程也大不相同。这也恰恰说明为什么我们翻译时常说,在形似与神似两方面,神似更为重要。因此在,为了提高翻译的质量,作为译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翻译技巧;同时还要做好深刻了解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工作,尽可能把原作者的思想方法,以及其所处之历史与生活搞清楚,并且认真钻研其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译出好作品。为此,我们要多读书、多钻研,不断丰富自己的表现力,同时还要多积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地更透彻,翻译的更通畅。
  总的来说,翻译从其原则上而言还是有规律可遵循的,但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就会有千变万化的情况出现。同时,语言的实际运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其中还会夹杂着方方面面的技巧、规律等。因此,翻译时一定要再三斟酌,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庄译传.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傅敏.傅雷家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
  [4]曾胡.荆棘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5]朱炳和.《英语学习》合订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吴龙森.《英语沙龙》[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7]陈志红.谈英汉翻译中译比喻译法[M].通化:《英语通》编辑部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1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