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读为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国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为本”,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何要贯穿呢?怎样贯穿呢?笔者拟谈些看法。
  
  一、备课要以备读为主
  
  阅读教学中的“以读为本”必须从教师的备课开始,这蕴含两层意思:一是教师要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反复训练,自己首先熟读、读通、读好课文,进而掌握课文朗读和默读的基本要求及具体的技能指标,如语言、语调、情感、停顿、重音、轻声和有效速度的掌握等;二是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读的训练重点和指导读的方法步骤,力求做到心中有数,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避免教学中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即要达到三种境界:“我是作者”、“我身临其境”、“我是学生”。
  
  二、教给读的基本方法
  
  阅读教学是把课文作为例子来训练、培养和锻炼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讲读是手段,培养独立阅读是目的。教给学生自读方法,也就是形成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要使学生读懂一篇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突出三个基本点:一是理解课文词语;二是读懂句子;三是弄清文章结构,掌握内容和写作方法。而且在落实三个基本要求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条理清晰、层次深入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自读的基本程度和方法:初读,一问写了什么;细读,二问怎样写的;精读,三问为什么写的;评读,四问写得怎么样。通过这样“以问促读”,教师可以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读,有程序地读,有思考地读,达到读有所思、思有所得。
  
  三、精心设计读的形式
  
  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形式应灵活多样,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为了让学生获得整体印象,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美的享受,教师应对整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当教材中出现了句子长、结构复杂或文章难懂的片断时,教师要采取领读的办法,引导学生读通、读顺,突破难点。为了让学生从不同声调、音色上感知和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也为了大面积检查、了解和训练,对于篇幅较长、自然段较多的课文,教师可由几个人或全组、全班学生接续读。为了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或序目理清文章脉络、捕捉关键词句,教师可引导学生细心默读,在读中思考勾画。为了诱发学生的想象,使其形成意境,发展形象思维,对于画面集中、含义深远、语句优美、描写生动的地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小声自由地读。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入理解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对故事情节性强或对话较多的课文,教师可进行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对于句意连贯、句式复杂、内容联系紧密、逻辑性强的句群、句组或段落,教师要采用层层点拨设问,步步引读的形式。为了强化记忆、激发灵感、活跃气氛,对于诗歌、警句或精彩的“点睛”句段,教师可采用齐读的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听录音,进一步体味朗读的技巧。为了较好地进行朗读的训练,做到“先扶后放”、“有扶有放”,教师可采用师生相互伴读。为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提高朗读效果,教师可采用分人或分组轮读,因材施教,精心设计读的形式,从而让学生读懂、读熟、读通、读好课文,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给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读的时间和想的空间。一般来说,在一节阅读课中,学生自由读书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应占一半以上的课时(不宜一次性集中)。当然,强调学生读书,并不是让教师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要由老师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或者说是有目的地读课文,通过读达到解决问题或实现某种训练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把握、调控学生读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以防止少数学生“滥竽充数”混时间。教师还应该关心和爱护学生,多鼓励学生认真读书,让每个学生都有认真读书的时间和兴趣。如果学生长期坚持下去,阅读能力就会获得提高,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而终生受益。
  实践证明:以读为中心组织教学,改革了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课堂上以读书为主,以学生为主,把阅读课真正上成读书课,上成语言及能力训练课,能收到明显教学效果。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种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优化了阅读教学的过程,排解了课堂上繁琐的串讲串问,把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读书,避免了由个别优等生包揽整个课堂的局面,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极为必要的保证。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字词,自学读书思考,自由讨论,自学自悟。这样便把课堂学习的主动移交给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由教学生读书到让学生会读书,并初步养成自学的习惯。
  3.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种以读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上主要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练习,教师仅作适当精讲,课外作业特别是书面作业大大减少,使得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