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教学中运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莫恩勤

  摘 要: 教师只有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地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者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几种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方式。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引入新课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的生动引入非常重要。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认真设计问题情境及其它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个通过问题情境引入新课的方式:
  
  1.以生活实例引入新课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使得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针对这种情况,《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创设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感悟数学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一课之前,我先给学生播放从南京到杭州的高速公路的录像片段,学生发现高速公路上的三条线始终不相交。然后我提出问题:这三条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从而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从高速公路引入新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让学生对平行线有了初步的形象认识。
  
  2.以复习引入新课
  
  通过复习引入新课,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温故而知新,促使学生实现知识、思维的迁移;二是有利于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新知识的比较,从而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前,我先复习平行线的判定,再提出问题: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之间、内错角之间、同旁内角之间各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做既复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抓住关键。开门见山地提出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实现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
  
  3.以悬念引入新课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学生观察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它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能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欲得不能、欲罢不止。
  例如,在讲解《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前,我先让学生解一道一元一次方程:2x+3=1+4x,从而提出问题: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x+3<1+4x?接着告诉学生,只要我们学了不等式的性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使得学生既兴奋又好奇,非常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从而把学生引入一个新的境界。
  
  4.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入新课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体验过程。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所以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发言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不等式的性质》第二课时前,我先给出生活实例:小明就读的学校上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8点开始,小明家距学校2千米,而他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0千米,那么小明上午几点从家里出发才能保证不迟到?就此例子提出三个问题:①设小明上午x点从家里出发才能不迟到,则x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②你会解这个不等式吗?③你能把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吗?我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组织学生亲历数学探索过程,达到学习经验共享, 并培养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使学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了有效的学习策略。
  
  5.以动画引入新课
  
  动画引入新课,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并给学生一种动的视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我用Flash动画把翻折和剪纸过程表示出来,再引入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有关概念。又如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些角的位置关系用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使静止的图形动起来,是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能使学生的认识发生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
  新课的引入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引入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友惠.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设计的几个特点[J].数学教学通讯,2005,3.
  [2]鞠丽萍.中学数学教学的设计艺术[J].教书育人,200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5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