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情感隐喻之对比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海燕
摘 要: 情感是一个抽象概念,常常用隐喻来表达。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情感隐喻,这些情感隐喻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也有相当的个性。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以及由于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情感隐喻个性。
关键词: 英汉情感隐喻 共性 个性 对比
一、引言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包括刺激情境及对其解释、主观体验、表情、神经过程及生理唤醒等内容”(彭聃龄,1988)。情感是抽象的或难以表达的感觉,所以,为了生动形象地描述人类的抽象情感,人们经常把它们隐喻化。
隐喻的认知研究可追溯到18世纪。1725年,意大利哲学家和修辞学家维柯(G.Vico)发现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后在其《新科学》一书中阐述了其认知观点。但是,把隐喻的研究真正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标志却是Lakoff 和 Johnson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此书中,他们提出了一种与隐喻传统观迥然有别的隐喻认知观――“概念隐喻”。该观点认为,概念隐喻是用隐喻形式来表达的概念,隐喻不光是一个语言的问题,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人们赖以思想和行为的概念系统大多是以隐喻的方式建构和界定的。在此书中,Lakoff把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结构隐喻指的是通过一个概念来构建另一个概念。方位隐喻是指同一个概念系统内部参照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中心―边缘之类的空间方位自相组织起来的。实体隐喻是指我们可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具体的、有形的实体,特别是人体本身。根据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概念,抽象的情感完全可以以隐喻为认知机制,参照空间方位或具体有形的实体,特别是人体本身来表达。
一些语言学家对英汉情感隐喻进行了对比分析。他们的研究显示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很多相同的情感隐喻,同时也反映出隐喻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丰富的文化蕴涵。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英汉情感隐喻的认知共性和文化个性。
二、英汉情感隐喻共性
(一)情感的方位性隐喻
Lakoff指出,在英语中,有很多用方位词“上”和“下”、“高”和“低”等表达的概念隐喻,即方位性概念隐喻(Lakoff, 1980)。这些方位性隐喻常用来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同样,在汉语中也有很多用方位词来表达的情感隐喻。
英:a. I’m feeling up. b. I’m in high spirits.c. He had a sinking heart that day.d. They are in low spirits.
汉:a. 我每天都很高兴。b. 他情绪高涨。c. 他老是垂头丧气。d. 他情绪低落。
Lakoff & Johnson认为,人们使用隐喻表达式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G. Lakoff & M.Johnson,1980 )。以上例子源于人的身体对基本空间方位的体验。人的身体是直立的,因此人类向上的概念往往与积极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而向下的方位概念,则与消极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二)情感是容器中的液体
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是典型的实体隐喻。
英:a. We are full of joy. b. They were filled with sorrow. c. A flood of fear rose in him.
汉:a.他心中充满喜悦。b.她洋溢着欢乐之情。c.他沉浸在悲伤之中。
从上述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英汉两种语言都用容器中的液体来隐喻情感。只不过,汉语趋向把心看作容器,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古人认为“七情五志”的生理基础是心脏的原故。
(三)与天气状况相关的情感隐喻
天气与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因而有关词汇可作隐喻,归入同一认知模型,用来谈论情绪或个性。英汉语言中情感隐喻的表达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
英:a.She had a sunny smile. b.Nothing to worry about, brighten up.
汉:a 她的表情冷若冰霜。 b.这段时间,她心情总是很阴郁。
三、英汉情感隐喻个性
英、汉两个民族的认知活动又是寓于各自不同的文化之中的。由于两民族地理位置、发展历史、社会背景不尽相同,所以在隐喻概念系统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相同的季节,不同的情感隐喻。
汉语词“夏”常让人产生“烈日炎炎”的联想,而英语词“summer”对英国人却没有相同的效果,因为夏天在英国是最宜人的季节,温暖如“春”而不炎热。因此,英语国家的人们常常用“summer”来形容“温和美好”的事物。
汉语词“秋”与英语“autumn”也具有不同的情感隐喻。中国文化的“秋”是“悲凉,萧条”的季节,人们往往以“秋”为背景描写“离愁别绪,岁月蹉跎”。英语的“autumn”却不同,它不仅没有“秋”的“愁滋味”,而且常与“宁静的秋日情调”联系在一起,甚至蕴含欢乐的意境。
(二)相同的颜色,不同的情感隐喻。
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文化沉淀相异,且观察角度不同,对颜色的感受往往不尽相同,从而导致情感隐喻差异。英语中有“悲伤是蓝色”的这一隐喻概念。如:a. He looks blue today.b. Tom is in a blue mood. 汉语则没有这样的隐喻概念。
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有“吉祥、红火”之意。“红旗”在中国意味着革命。不同的是,在西方国家“红色”代表暴力或令人生气的事物。
(三)表“愤怒”的情感隐喻差异。
表示愤怒的情感隐喻也不同。例如,英: a. He made my blood boil. b. He reached the boiling point.汉: a. 小张故意气他一下。b. 他又在发脾气。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英民族认为,人的愤怒与液体有关,“愤怒”是容器中的“热流体”;而汉民族由于受古代一元论唯物主义思想和传统的中医理论“阴阳说”的影响,认为“气体”和“热”同属“阳”,所以,汉语用“气体”表示“热”,因此也就有了“愤怒”是容器中的“气体”之说。
四、结语
英、汉虽为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和社会基础都有较大差别,然而在描述情感这一抽象概念时,往往是通过情绪体验时人体生理特性的隐喻概念来实现的。这证明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之一是有其普遍性的。同时,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生活的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不同,所以在情感隐喻中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秦耀咏.英汉情感隐喻认知比较.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6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