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漫谈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翠香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本文认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可通过趣味导入、比赛评奖、多媒体教学、讲故事、活动教学、音乐教学,以及学科整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 新课标 思想品德课 兴趣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思想品德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是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究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
  一点体会。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导入得当,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导入的方式,如“视频短播”、“歌曲欣赏”、“情景表演”、“讲故事”等往往会先声夺人,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九年级“关注经济发展”内容时,首先播放了视频《我赚钱了》,学生听后哈哈大笑,然后我再提出问题。这样的课堂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氛围的轻松,为这节课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使新课在较好的氛围中进行。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兴趣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要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互助的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使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1.比赛评奖,提高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以九年级《灿烂的文明之花》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能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景:教师先组织学生表演“绍兴的志愿者在行动”,然后组织学生展示新时期我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课前,将全班分为4组,课上,每组可向对方提出三个问题,并且可指定某个同学回答,答对的同学可在黑板上画一个五角星。最终将根据各参赛同学的表现评出最佳,并授予“公关小姐”或“公关先生”的称号。这样整堂课就在一种非常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度过。最后,谁获得最佳已是次要,关键是学生们在“快乐”中学到许多知识,也明白了许多道理,这比教师一个人力竭声嘶的说教式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2.多媒体教学,提高兴趣。
  多媒体教学为我们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俱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如我在上九年级“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节课时,播放实况录像“石门寨的环境污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我们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从而落实到教学目标:我们必须积极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整节课,学生在惊叹、感慨中,踊跃发言,激烈讨论。下课铃响了,学生们还沉浸其中,依依不舍。
  3.讲个故事,提高兴趣。
  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故事,许多故事情节生动、直观、典型,特别容易吸引学生,启发思考。学生兴致勃勃,变被动为主动,便能引起学习的兴趣。如在讲九年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我先给学生讲了苏武牧羊的故事,学生听后啧啧称赞,更加激发了爱国情感,提高了学习兴趣。
  4.活动教学,提高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是活动的目的。活动课,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考察学生的睿智,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动脑、动心、动手地真正做好一件事,而教师也可以通过活动慢慢地去触摸孩子真实的灵魂。如我在讲八年级《受教育的权利》一课时,课前布置预习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在自学的基础上分成四组(受教育水平调查、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请各小组选出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并通过表演小品、搜集并精选相关时事材料等思考相关现实问题,为激发学生课堂思维及进行课堂讨论创造有利条件。
  5.结合音乐,提高兴趣。
  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课中适当地穿插一两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歌曲,既能使学生放松心情,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乐地学习,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九年级《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配上音乐进行诗朗诵,并用多媒体显示歌曲《走进新时代》,结尾播放《歌唱祖国》。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了3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而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更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6.学科整合,提高兴趣。
  新课标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非常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如:我在教学八年级“消费者的权益”时,先播放了一段有关消费者的权益受侵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建立主题网站,请同学们按导航浏览网站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学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在论坛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交流;也可以在论坛中发表自己喜欢的问题帖子,请求师生回答,等等。这样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树成,周淑萍主编.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新华出版社.
  [2]钟启泉主编.新课程师资培训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3]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68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