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口译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 芳

  摘 要: 随着世界的高速发展,人们的交流日益密切,口译也越来越普遍。在传统观念里,人们认为拥有足够的语言能力、渊博的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便能够很好地促进交流的成功。然而他们却忽视了文化差异的存在,这也就导致了他们交流的不成功甚至是误解。所以译员要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以保证口译能更好地进行。
  关键词: 口译 文化差异 跨文化意识 培养
  
  口译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之一。它是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准确、得体、流利地为听众说明讲话人的意思。但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口译不只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还是把一种文化转换成另一种文化。因此,口译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及流利的语言表达外,还应该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这样才能使源语与译语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相当,促使跨文化交际顺利实现。
  
  一、口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英汉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他们各自所在的社会其经济制度、教育体制等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差异。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分析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
  1.中西方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不同。英汉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式的差异也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之一。英语强调个体和逻辑,习惯于抽象思维和分析思维。汉语则强调整体和直觉,常运用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思维模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式的多样性。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上就存在显著的差别。因此口译者在做语言转换时,必须按译语语言的习惯进行调整、排列、组合,这样才能使译语自然,交际成功。[1]
  在文化个性上,中国人崇尚群体价值观念,而西方人推崇个人价值;中国人性格内向、表达含蓄,而西方人性格直爽,表达直接。因此,在中国,个人主义是个贬义词,而在西方人心目中却代表个人奋斗、进取向上的精神。因为就其文化而言,个人价值至上和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是相冲突的。而西方人认为自己应该尽早独立,他们崇尚独立性和个人价值。如果在口译中忽略了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造成文化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2.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中的成语、谚语、俚语、歇后语等是以本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等为基础形成的,它们一般都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特色和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例如把“Talk of the devil,and he is sure to appear.”译成“说曹操,曹操就到”似乎过于归化。因为“曹操”是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文化意象,可能会使听者产生错误的联想。所以不如直译为:“说到魔鬼,魔鬼就来。”汉语中的“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若译者注意到文化背景知识,只需译为:“In summer keep exercises during the hottest days;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
  3.生活习俗的差异。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习俗。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会说:“干什么去?”“到哪里去?”这些并不是实质性的问候,只是一种表示关切亲昵的问候方式。然而,如果直译,英美人就难以理解和接受了,他们会觉得你是在干涉他们的行动自由。在英美国家,向不熟悉的人或陌生人打听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是不得体的,但中国人却不这样认为,特别是年长者向年轻人问这样的问题,是对年轻人的关爱和体贴。
  
  二、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口译是跨语言的交流活动,同时也是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对于口译者而言,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是口译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口译者具备这种意识就可以恰当把握翻译尺度而不受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在交际的过程中,这种意识会对译者的翻译予以启发和指导;在无具体交际事务时,它仍然能够对译者的学习和思考起引导作用[2]。文化因素的考虑与否决定着翻译的准确性及翻译质量,而跨文化意识的有无或程度强弱也成为衡量一名优秀的口译者的重要准绳。
  跨文化意识要求口译人员不仅能了解双方语言的文化内涵,更能充分考虑到交际需要,主动弥补说话人表达的失误或对其话语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帮助双方充分了解对方,建立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譬如,在一次商务活动中,中方说了这样一句话“建立‘一条龙’服务中心,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审批业务”,议员译为“set up the‘one-dragon’ service center to provide a coordinated process service for foreign investors in obtaining approval”。 “一条龙”译成“one dragon”会令外方不知所云,因为,“龙”在西方表示邪恶的东西,在中国则表示“吉祥”,如不了解这一情况极易产生误解。再比如“望子成龙”绝不能翻译成“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而应该意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
  在口译过程中,发言人有时会根据情景讲一些笑话或开一些玩笑,以使气氛更加轻松活跃,但这往往使口译员措手不及。由于语言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有些笑话和玩笑,若直译会引起误解,若意译则失去了可笑之处。这种情况下只能牺牲形式而存其内容了。例如,一个国际研讨会在青岛召开,闭幕式上一位发言人风趣地说:“别人都说青岛远看一朵花,近看豆腐渣,而在我看来……”当时在场的中国代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口译员将其译为:“Many people say that Qingdao looks beautiful from afar but far from beautiful once you are in it.But I believe...”听到这儿,外国代表则感到没什么好笑的。这里,形式和内容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豆腐渣”在中国人的文化中表示难看脏乱,而在外国人的联想中也许是有益健康、干净和美味的代名词。所以如果真的把豆腐渣译出来,反而会弄巧成拙。对于笑话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译员的理解能力。一个笑话可能会有好几层意思,如果理解能力不强,翻译得文不对题,不但起不到发笑的作用,反而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三、口译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作用,口译者要认识到跨文化意识在口译过程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培养跨文化意识。
  1.培养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语言能力是口译能力的核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口译者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也是克服口译中文化障碍的前提。口译者必须在获得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一些口译实际操作的技能与技巧。毫无疑问,培养口译技能与技巧和获得翻译理论知识离不开对源语与目的语的习得与掌握,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而这种对比分析离不开两种语言所分别根植的文化土壤。
  2.坚持“文化融入”的原则。“文化融入”是在充分认识异文化的基础上,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3]。这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口译者具备“移情”的本领,即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带入对方的心境,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跨文化沟通中,如果缺乏共鸣,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他人的价值观,缺乏共同的背景,缺乏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与我们所拥有的特定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导致沟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口译者要一直关注跨文化交际中异文化使用者及其现实的交际场景,注意对方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理解对方自然的情感反应。而且,口译者要提高对异文化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思维模式等的敏感度,避免以自己的文化来解释、评价异文化中他人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另外,口译者要了解跨文化交际双方的交际目的和交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观察分析问题,真正达到“移情”的目的。
  3.增强文化底蕴。比如广泛地阅读英文原著、观看英文原声电影、收听英文广播、与外宾直接交流等,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这种集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动态于一体,并能让传播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互相之间有信息实时交换的先进手段,立体式、全方位、互动地感悟其语言与文化,以及两种语言文化间的差异,以提高文化敏感度,培养口译者充分的跨文化意识。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口译培训班开展异地或异域实际交流和采用其他学科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来积累口译实战经验。
  
  四、结语
  
  口译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交融及文化整合的过程,我们在输入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输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说话人表达的方式不同,口译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研究相应策略进行处理,选择恰当的词句传递说话人的意图。若想使自己的口译符合“准、顺、快”的标准,并能够客观、得体、完整地传译交谈双方的意思,除了增强语言技能之外,口译员还应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充分的跨文化意识,力求避免在口译中出现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错误,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罗健.论以文化研究途径进行口译教学[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6.
  [2]张文.论口译者的文化差异问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校学报,1998.
  [3]Robert G.Hanvey,Cross-cultural Awareness.Toward Internationalism;Reading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Elise C.Smith & Louise Fiber Luse,Newbury Publishers,Inc.,1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81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