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双祥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相应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基础》 特质 问题 策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来临,《大学计算机基础》成为所有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都普遍开设的课程。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掌握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索信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成为既具专业理论又能应用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高等学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人们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和掌握信息化技术的程度,因此,在高校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特别重要。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质
  
  1.授课群体的广泛性。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面对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全校性课程,学生专业面广,文理兼学。授课群体大且专业背景多样化,来自城市和经济繁荣地区的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水平普遍高于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上课感到内容太浅,而基础差的学生又听不懂、跟不上,课堂上囫囵吞枣,课后难以消化。学生学习起点不一,给教学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难以满足不同基础、不同要求的学生的学习需要[2]。
  2.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计算机课程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目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最终目的是会应用。过多的理论知识不仅让学生难以接受,还会使学生觉得计算机课程枯燥无味而失去学习的热情。在一篇论文总结中,一位学生写道:“不是我们缺乏创造的能力,而是缺乏创造的平台。”所以任课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议每个计算机课程都有一个综合设计的课程设计。这样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大大加强,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实践演示环节与讲练结合,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学习计算机的目的。
  3.教学评价的多维性。
  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进行教学评价时,除了对所讲的理论知识进行测试外,还有学生课程设计的检验评价。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自身实践联系起来,通过课程设计来来消化、吸收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作品,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4.教学效果的应用性。
  教学效果以学生的应用能力来衡量。《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特殊性决定不能片面强调理论教学,不能肤浅地认为基础理论越扎实,学生的水平就越高,这会忽视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围绕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对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作相应调整,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计算机水平,积极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等级考试,强化学生技能训练[2]。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1.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缺失导致学生基础薄弱。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受教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使生源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大学新生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部分学生在高中时已经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而有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或学校课程设置的人为设计,没有开设相应的信息技术课程,有的学生甚至连电脑什么样都不知道。很多学生在入学前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仅限于网络应用的一些基础知识,如收发邮件和网上聊天或网络游戏,而关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要求。笔者所在学校对1700多名大学新生进行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上机测试,通过合格测试者仅5人,说明大学新生在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熟练,必须通过课程教学提高计算机水平。
  2.教学方式的单一性致使学生实践机会过少。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与钻研。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计算机教学安排仍然是理论课加上机课,理论课学时与实践上机课学时的比例分配不合理,大多数时间都是学生听教师讲理论,学生实践的机会太少。即使有上机的机会也是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教师对上机课的管理力度不够,教学监控不力。教师对课程设计的指导不多,学生的上机课后,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的课后运用也较少。教学方式的单一与学生练习程度不够,使学生在上机考核过程中,出现紧张的心理,直接导致考核结果不理想。
  3.学习方式转变慢。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都是在大一开设,刚刚从高中生活转变为大学生活的新生,在身份转换过程中都普遍有一种失落感,反映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中,很多学生还只是停留在高中的背课本或演算做题的基础上,没有注意到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策略探讨
  
  1.针对不同的专业区别教学。
  计算机课程应该文理分科,区别对待,根据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计划,理科专业涉及的科学计算比较多,工科专业涉及设计的较多。如文科学VFP、自动化专业学习C语言、机械专业学习VB等不同的计算机语言,音乐、美术专业应该多学一些制作软件。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及就业的前景需求,计划内的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应该有选修计算机课程;该课程又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设计,因此,也要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总之,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按照重基础、强实践,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原则建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
  2.培养责任心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大学计算机的教学工作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计算机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将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为了使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真正适应教学要求,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计算机技术及工具变化较快,学校应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以加强在岗教师的业务提高。建立和稳定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在新形势下对大学计算机教师的要求。
  3.加强平时考核力度。
  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同时应该改革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手段非常重要。对教师而言,重点在于对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期中成绩是由学生自己设计作品,体现教学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效果,期末成绩通过学生上机考试,考理论和操作,测试学生对理论和操作技能的知识掌握情况。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追求高分而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激励学生汲取全面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议每个计算机课程后都有一个综合设计的课程设计,这样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可以大大加强,同时学生会获得很强的成就感。
  4.为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创造环境。
  每堂课程45分钟,不应该只是教师讲,而应该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换学习心得。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兴趣也不同,布置综合作业,大家分组合作,发挥各自长处,在共性教育的基础上发展个性教育,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讲述学习心得、开展师生交流,以带动更多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5.利用系统的帮助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不可能将一个应用软件的所有功能都介绍周全,我们也不能完全记忆系统的所有功能。任何一个应用软件都有帮助功能,有意识地利用帮助信息,不仅能提高自学能力,还可以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在授课时应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如何利用系统提供的帮助功能进行学习。
  6.利用Internet培养学生信息检索的能力。
  网络资源应有尽有,有知识点的扩充,也有前人的学习心得,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尽快获取有用知识,尽快让信息为我所用。介绍搜索信息的工具和方法及相关的学习网站,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Internet进行自学。
  7.改进教学观念。
  针对高等学校具体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进行教学改革,这就是:将多媒体教室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确定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计算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着重讲授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方法,主要的技能知识内容放在实验教学环节(例如OFFICE应用部分),充分利用网络的优点,完善课堂教学。
  我们应该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进,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上,从而达到大容量、快掌握、多应用、高效率的教学效果,为培养能够掌握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优秀大学生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章瑾.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月刊,2006,(7):170.
  [2]朱有才.高职高专《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07,(6):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8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