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隨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当代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具体在高职医学类专业的计算机应用领域中,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关系到学生能否高效率地完成医学工作,拥有良好计算机运用技能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在高职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高职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找出一条有效的教学路径,并进一步提升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研究水平。
[关 键 词] 计算机基础教育;医学高职;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090-02
在高职教育的众多专业教学方向之中,医学类专业是一个对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技术依赖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医学专业特点,有效展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我们在高职医学类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首先对高职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与意义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高职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育改革,为学生明确计算机的工具性价值,之后广泛吸取师生意见,规划制定校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接下来我们利用计算机应用基础与高职医学类专业融合教学,有效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最后我们基于“职业岗位培养模式”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医学专业的融合教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改革情况,分别加以介绍。
一、高职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与意义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医学院校的重要公共基础课程,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统一的技能培养方向,这种单一的、缺少专业性的教育模式不能有效地支撑学生的职业发展。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许多医学专业学校开展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逐步确立了“以发展能力为主,强调实际运用,注重发展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课程教育理念,取得突出的教育成效。但目前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切入点都是按“数字化办公”展开教学的,侧重发展学生普适性的Office系列软件运用能力,未能有效考虑与医学职业需求的融合,对计算机应用教学如何适应医学信息化发展的研究较少。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正在由普及型转向服务专业应用型,因此,如何根据职业需求展开计算机教学,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专业确定教学方向、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策略已成为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主要改革方向。
高职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需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他们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教学任务、项目和主要的课堂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这是课程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具体来说,医学类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需要秉承医学类专业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途径,融会贯通医学类专业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来指导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教学。即教学任务、项目和主要的课堂活动,都要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尽可能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以此改造课程的内容和顺序,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用严密的计算机考试系统来代替学校的期末考试,用权威的职业资格证书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因此,基于医学专业职业院校办学特点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高职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育改革为学生明确计算机的工具性价值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把计算机当成“游戏的工具”,沉迷计算机游戏、利用计算机获取不良信息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高职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就建立在为学生明确计算机的工具性价值之上。具体来说,我们在高职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过程中,就十分注意为学生明确计算机是学生在未来的医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现代化工具,如在病历编辑、病人病情记录、用药表格记录等医学工作过程中,都需要用到Office办公系列软件中的Word、Excel等软件开展工作,好为学生明确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从而使学生正确看待计算机,并将计算机作为今后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使学生减少计算机游戏时间,杜绝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不良信息,最终使学生能够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广泛吸取师生意见,规划制定校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对高职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我们应以利用计算机应用教学、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作为主线,在广泛吸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课程的“二次开发”,从而规划制定出校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我们在校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首先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广大师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建议,并且利用“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利用云平台、大数据,对我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从而有效掌握全体师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看法与观点,最终有效地勾画出校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
此外,我们还利用对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实地走访,了解到一线义务工作与高职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契合点,从而有效地将一线医务工作需要运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知识编入我校的校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之中,有效地促进高职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用化发展。 四、利用计算机应用基础与高职医学类专业融合教学,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开展与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努力贴近医学类工作的特点,从而进行有效教学。如上所言,我们在认真分析高职医学类院校办学特点、计算机应用基础改革方向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浅出的Office系列软件教学,有效地发展了学生运用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开展医务工作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例如,我们在校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制作病历”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利用Word软件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我们从一线医务工作中搜集到的“病历表格”,并为学生提供“病人病历基础资料”。在“制作病历”的校本课程教学主体阶段,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将“病人病历基础资料”相互对应地复制、粘贴到“病历表格”中,注意检查“病人病历基础资料”与“病历表格”内容相互对应。之后我们要求学生按规范设置“病历表格”中的“病人病历基础资料”“字体”“字号”“行距”等细节,从而让“病历表格”更加美观大方。接下来我们要求学生将“病历表格”中的重要资料信息进行“加粗”,从而让“病历表格”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病人重要信息。接下来,我们让学生在“病历表格”中的大段部分设置了“首行缩进”(2字符),从而让我们学生整理的“病历表格”更加便于阅读。最后,我们在学生基本完成“病历表格”Word制作基础上,让学生又按照制作规范再检查了一遍,从而使学生能够减少“病历表格”中的错误,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这种态度能够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获得更好发展。通过这样的医学类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革新,我们有效地提升了医学类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医学专业教学的契合度,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固的职业发展基础。
五、基于“职业岗位培养模式”,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医学专业的融合教学
我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医学专业融合的发展过程中,有效地融合了职业院校医学专业的专业特点,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坚实工作能力基础的未来医务工作者。我们在“职业岗位培养模式”的开展过程中,立足于医学专业的职业特点,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敬业精神、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系统培养,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计算机技术促进自身职业发展。
例如,我们在进行校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病人药物剂量表”的Excel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医院病人药剂使用剂量”资料。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日期、不同的药品,有效地将“医院病人药剂使用剂量”输入Excel表格之中。之后我们引导学生将“医院病人药剂使用剂量”中的“超量”标红,以此为医生提供警示。在这样的“职业岗位培养模式”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根据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计算机应用工作流程,展开基于医学专业特点的计算机学习,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
总而言之,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教育改革中,我们秉承医学类院校的办学特点与育人方向,积极利用贴近医学类院校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在当前的学习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进行知识运用。因此,这样的教学改革模式,使医学类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能够真正锻炼学生的基础职业技能,从而有效确保学生基础专业工作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符月平.探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分层教学措施[J].科技资讯,2018(5):161.
[2]符月平.如何提升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J].科技资讯,2018(1):171-172.
[3]李萍.計算思维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探究[J].通讯世界,2015(12):248-249.
[4]龙继飞,杨丽华.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探讨: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康复与护理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6(3):109-111.
编辑 王 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8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