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语用看外事翻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剑涛

  摘要: 外事翻译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实务性工作。外事翻译员除了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水平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语用能力。一直以来,外事翻译的讨论大多都是借鉴翻译理论的若干原则,具体谈及如何提高外事翻译水平的论文并不多见。本文提出外事翻译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一定语境下的交际过程,并提出几项可操作的交际原则,以及翻译员应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处理翻译事务的水平。
  关键词: 外事翻译 语用学 交际过程 交际原则 提高水平
  
  外事翻译是在一定的语境下的翻译工作。语境可分为外部语境和内部语境。外部语境包括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状况、学校的立场、外事交流的目的等;内部语境主要是各国的文化沉淀、思维和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外部语境对外事翻译的影响是直接的、容易掌握的。与之比较,内部语境对外事翻译的影响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因为人们在彼此交流的时候都习惯于依赖自己国家或生活区域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例如中国人在街上遇到熟人的时候就喜欢问对方“吃了没有”或者“去哪里”。而西方人一般并不会问类似的问题,西方人比较强调私人生活不被打扰,所以见面大多数情况下只会说一声“Hi”或者点头示意(这并不代表他们冷漠)。如果提出“吃了没有”或者“去哪里”等问题,则可能是他们想和对方一起吃饭或者参加某些活动。这个时候如果对方简单地把他们理解成为寒暄语,就会产生交际的障碍,造成彼此的误解。可见,内部语境是在比较深的层次上影响外事交流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需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外事交流理解和表达机制。
  1.外事交流理解和表达机制
  
  翻译过程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本文认为就是对一系列的言语行为的理解和表达,即是外事交流的目的),而且是两国文化的传递交流。由此,我们必须考虑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但是文化的差异如何影响信息的交互?下面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1.1由各国文化生活方式产生的会话策略
  Brown和Levinson于1978年提出的礼貌策略就是一个基于社会因素的会话策略。他们认为,作为一个处在社会中的对话参与者,在他们的大脑思维中,都存在着“面子”这一概念。所谓面子,就是个体在公众眼中的“个人形象”(the public self-image)。这种个人形象有两种价值体现:一种是正面面子,也称为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另一种是负面面子,也称为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积极面子指的是说话人希望自己得到对方的认同和肯定,或者被某一群体接受。消极面子指的是希望对方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听话人,说话人在对话过程中给予听话人一定的话语自由度。
  面子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广为接受。Brown和Levinson认为人们心中面子的概念是统一的。所以面子就作为话语策略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为了减少言语行为的面子威胁性(Face-threating act),说话人可以实施积极礼貌策略(positive politeness)和消极礼貌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Brown和Levinson当时只是指出言语行为的面子威胁性会受各国文化的影响,并没有考虑文化因素对面子这一概念本身的影响。Mao,L.R.(1994)指出中国人眼中的面子是一个“公众形象”。Mao强调中国人谈到面子的时候更强调公众对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个人需要,个人的表现一定要与公众的判断和观点一致。这样看来,中文的会话策略应该是有别于西欧语言的会话策略的。而事实上的确如此,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中文特有的会话策略在接受这一言语行为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中文里,对方说“我给你倒杯水吧!”的时候,往往我们都是拒绝表接受。而西方人绝对不会用这样的会话策略,这一点完全可以用中西方对面子的理解的差异解释――西方人说话时只会考虑自己的需要,而中国人一般以“大局为重”,中国社会的共识是:交往中尽量不要麻烦别人,特别是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所以拒绝表接受这一会话策略可以说是以面子为主导的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会话策略。
  1.2会话写作策略实现的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最早由英国哲学家J.Austin提出(1962),后由Searle(1969)进一步完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会话过程就是说话人在实施一系列的言语行为,并不单单是在传递信息。笔者认为,信息的传递是会话过程的根本目的。尤其是在外事交流这一个语境下,实施言语行为就是在传递双方的立场、需要及意图。然而,正如上面的讨论提到,言语行为都是通过一定的会话策略实施的。有的会话策略根深蒂固地受到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在外事交流中,还会不知不觉地被使用。例如上面提到的中文拒绝表接受这一策略,在西方人看来是无法被理解的。笔者曾遇到过一个有趣的个案:有一对情侣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女方是中国人,男方是英国人,场景是学校办公室。单位负责人问女方:“下个月的学校旅行你要和他(指男方)一块去吗?”只见女方含羞答答地对负责人讲:“哦,不用了。”负责人走了以后,男方问女方刚才负责人问了什么还有她怎么回答,男方听了女方的回答后火冒三丈,并不停地责怪女方:“你为何要这样回答?”女方只好说:“他们好像也不怎么想我们一块去。”男方就只好气冲冲地去找那位负责人。女方觉得颇为委屈,但是一时半刻想不出问题出在何处?其实这就是会话策略使用不当造成的。在该对话中,女方使用了否定表接受的会话策略,根源于她和负责人都有中国传统的男女关系的认识:男女关系不宜过分张扬,特别是女方,应该保持含蓄。所以持否定表肯定这一策略说话的人觉得自然,听者也容易接受。但是西方人并不拥有这种男女关系的观念,在西方人看来,男女关系都是光明正大、没有丝毫羞愧的事情,所以他们很习惯于在公众场合下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女方这样的回答刚好犯了男女保持感情的大忌:对彼此的关系保持怀疑态度。其实笔者认为,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女方作为一个中西方交流的桥梁,应该先问男方的意见,然后直接将意见翻译给负责人听,并适当从文化的角度解释一下男方为何会有这样的回应,那就皆大欢喜了。可见,在外事交流中,适当的会话策略是交流的润滑剂,可以促进交流的进度和彼此关系的建立,然而,我们在不同的语境下选择适当的会话策略,还需要考虑中西文化差异和听话人对某一会话策略的接受程度,这就是外事人员在外事交流中应尽力去做到的。
  2.外事翻译员在外事交流中的几个可操作的原则
  鉴于上面的讨论,外事翻译员在外事交流中可以遵循下面几个可操作的原则:
  2.1求同存异原则
  外事翻译员在中西两方的交流中要确保交流过程和谐顺利,就必须选用恰当的会话策略。这就要求翻译员不仅要翻译话语所负载的信息,而且要考虑每句话被转换后听话人对话语的接受程度。所谓求同,就是尽力去找出一些在不同文化中相似的因素,这样既可以省掉策略转化的时间,也可以最大程度忠实于原话。所谓存异,就是对文化中有差异的因素保持敏感,一旦交流中涉及这些因素,就要进行策略转换,保持翻译的得体性。例如在见面的问候语里,“很高兴和你见面”是不需要进行策略转换的,因为据笔者所知,在任何文化里,彼此的见面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情,而且都是采用不加任何委婉的修饰手段直接表达的言语行为。但是“I appreciate your precious time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with us.”如果翻译成“我感谢你用自己宝贵的时间和我们共同参与这次机会”的话,听起来就比较生硬,容易产生误解。这句话无非是为了表示感谢,何不翻译成“感谢您在百忙之中与我们见面”?这样双方对同一个意思的理解和表达程度都得到满足了,必定为将来的进一步对话奠定基础。

  2.2概念转移原则
  这也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对于一些本国特有的事物,如果翻译过去,外国人也很难一下子弄清楚个中真谛。这个时候倒不如把一些他们文化中一些已经存在的类似的概念转移到将要介绍的事物当中,并说明这是中国特有的,他们便会非常乐于接受。例如北京家喻户晓的煎饼,最好的翻译莫过于“Chinese pie”。因为pie的形状和烧饼都是圆形,而且吃法和切法都相似。外国人在理解的同时也大概知道它的吃法。这样,翻译员不必费心解释究竟怎么有特色,外国朋友也吃得很自在。
  2.3文化至尚上原则
  遇到某些情况,不得不按照原文的字面含义进行翻译的时候,外事翻译员应补充说明这是中国人的礼貌习惯,并将该言语行为的本意说明清楚,外国朋友还是会予以体谅理解的。
  3.外事员应如何培养自己的外事翻译水平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外事交流不仅是信息的交流,而且是文化的交流。外事翻译员必须时时对文化差异保持敏感,同时要注意因文化差异引起的会话策略的差异,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所以,外事翻译能力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提高,它必须经过一个积累的过程。为此,外事翻译员应多留意外文报刊、英语电台对中国文化历史的报道,同时应该留意国外电台如BBC,VOA对西方社会的人情风俗的介绍,尽量多地与外国朋友交流。这些都能拓宽外事员的视野。此外,应该多阅读跨文化交际、语用学、话语分析等语言学的期刊和书籍,因为从中能提高自己对话语策略的敏感度,增强以言行事的能力。
  结语
  本文用语用学的理论讨论了外事交流中表达和理解的机制。机制中的三个层面实际上就是外事翻译员应具有的知识结构。所以,本文根据这种知识结构提出了一些日常生活中提高外事翻译能力的建议,并提出了几个外事翻译的可操作原则。外事翻译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工作,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理论作指导。笔者认为建立完善的外事翻译理论并就个别现象展开讨论,必定会提高高校外事翻译员的业务能力,使外事活动更积极、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62.
  [2]Brown,P.and Levinson,S.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In Goody,E.,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56-289.
  [3]Mao,L.R.Beyond Politeness Theory:‘Face’ Revisited and Renewed.Journal of Pragmatics,1994,(21).
  [4]Searle,J.Speech Ac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9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