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组织好体育课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成伦

  摘要: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校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组织好教学,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在体育课上教师要组织好教学,就必须抓住体育课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表现机会,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 体育课 组织教学 课堂常规 教材特点 生理和心理特点
  
  新课程改革向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师以“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一、根据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
  
  在七年级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体育教育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虎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因为体育课前,学生大部分在操场上进行各种活动,他所注意观察的对象目标较多,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分散,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前可采用趣味游戏,如做反口令训练游戏,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教学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生的兴趣;结束部分,学生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可采用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的兴趣,如舞蹈放松,同时做好利用结束部分对课堂进行小结。
  
  二、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在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重点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八年级的实心球投掷教学,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重复练习,让学生找到掌握正确技术动作的感觉,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最终达到合格标准。对此,教师在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时,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力。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三、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灵活使用组织方法,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在“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的衔接,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教师若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则既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手势、眼神”是无声的语言,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授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由此可见,让课堂充满创造力,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总之,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表现机会。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把理论知识与指导学生体育锻炼、健身、养身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曲宗湖等.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们体育出版社,2000.
  [2]施志香.三自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尝试[J].体育科研,200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