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语义特征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效新
摘要: 隐喻,作为语言中词义变化的重要方式和日常使用语言过程中创造性的主要源泉,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词汇学习对于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来说一直是一个难点。那么,如何有效地记忆英语词汇,从而提高词汇记忆的效率呢?本文试图通过对隐喻的语义特征的分析,来探讨如何改进英语中的词汇学习。
关键词: 隐喻的语义特征 语义变化 词汇学习
1.引言
在对任何语言的学习中,词汇学习向来是一个重点和难点,汉语如此,英语也是如此。词汇是关键,离开了词汇,一切都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英语词汇不仅总量大,而且词汇的意义多样,变化也日新月异,这就更增加了词汇学习的难度。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中国学习者对于英语词汇中与汉语相对应的字面意义掌握得最快,而对于词汇的隐喻意义或语义的变化普遍感到困难。而隐喻性是人类思维模式的本质特征,人们往往借助已知的认知域去类比、认识和理解新的认知域,从而表达新的概念(李国南,2003:47),这种类比、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便是隐喻的过程。由于在隐喻过程中由已知到未知的跨越,词语便获得了新的意义,从而带来词汇语义的变化。隐喻在词汇的语义变化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语言变化,尤其是词汇语义变化的重要方式。因此,如何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来促进学习者英语词汇学习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通过对词汇隐喻特别是隐喻的语义特征的分析,来探讨其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2.词汇隐喻
语言的变化是绝对的、永恒的,语言的变化主要涉及语音、词汇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其中词汇的语义变化速度最为迅猛。而促成词汇语义发生迅猛变化的主体因素是隐喻。隐喻是一个意义宽泛的概念,它是指在两个语义域之间通过某种抽象图式类比的方式,将一个词从一个语义域(始源语义域)应用到另一个语义域(目标语义域)的任何语言运作,具体包括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四种隐喻,即以属代种、以种代属、以种代种和彼此类推。词汇在隐喻过程中发生语义变化的方式常见的主要有七种,搭配和语境为词汇的隐喻创造了条件。隐喻是语言中词汇语义变化的重要方式,是语言变化的先导;隐喻使语言充满新颖性、创造性和生动性,促使语言不断向前发展。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与身体经验相关的隐喻思维在人们认识世界中的重要性。Malotki(1983)把隐喻对人类的语言和认知的重要性作了如下的概括:在人类努力对未知的世界进行概念化和描述归纳时,语言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赋予了人类各种处理机制,其中隐喻这一机制是最有力、最有用的。
那么,为什么可以对词汇进行隐喻?许多语言学家认为,对词汇进行隐喻,首先是由词汇系统的本质,即词汇语义的模糊特征和语义边界的不确定性以及词义固有的聚义功能决定的。其次,作为语言构成部分之一的词汇,就像任何生物有机体是靠新陈代谢获得生命力一样,是通过隐喻来获得生机的。为保持语言旺盛的生命力,人们在有意或无意当中会对词汇进行隐喻。对词汇进行隐喻的目的就是要拓宽词汇的意义,增强词汇的表达力,同时这也是语言的发展所要求的。再次,词汇隐喻现象证明了作为语言主要组成部分的词汇所具备的开放性特征,同时也显示了词汇获得新义的方式。隐喻会导致词汇的语义发生变化,这是因为有了对词汇所进行的隐喻,就有了对词汇的语义所进行的创新,有了创新就有了变化,即,创新就是变化。而每种语言都有一些共同的对词汇进行隐喻的方式。
对此,束定芳(2000:119)也有过如下评论:“隐喻是语言中词义变化的重要方式。我们似乎可以说,隐喻是语言变化的先导,是语言的刀锋,它总是处于不停地变化之中……”从语言的本质来看,以隐喻促成词汇的语义变化符合语言以简洁为贵的经济原则,符合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恒久的创造性、新颖性和生动性。Lee也认为(1992:75),隐喻是日常使用语言过程中创造性的主要源泉。它直接导致语言新颖性的产生,间接导致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在对概念进行表征方面,任何语言,如果每表征一个概念就使用一个词汇与之对应,那么就要无限地增加词汇。这不仅严重违反了语言的经济原则,还使人们的记忆不堪重负。为避免这一切,人们往往通过使用词汇隐喻的方式以及对语境非常敏感的词汇系统来表达异常复杂的人类经验。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词汇隐喻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3.隐喻的语义特征以及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隐喻导致语义的变化,那么,隐喻到底有什么样的语义特征呢?束定芳(2000:70)把隐喻的语义特征概括为十二个方面:矛盾性、临时性、模糊性、不可撤消性、隐喻程度性、系统性、局部性、方向性、不可穷尽性、多样性、连贯性及回复性。隐喻性语言的语义特征为我们洞察人类思维方式提供了一条途径。隐喻的语义反常性是指隐喻在语义逻辑上的矛盾性,它体现了思维的创新性。隐喻的语义多维性是指语义所指的不确定性,它体现了思维的发散性。不同的隐喻性语言在隐喻性程度上有差别,隐喻使用越频繁,其隐喻性新鲜程度则越低,常规性程度越高,它体现了人类思维的规约化的过程(董革非等,2006:146)。
既然隐喻的语义特征也体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这些思维方式,通过对隐喻的语义特征的了解来加强英语词汇学习。
3.1隐喻语义的矛盾性
隐喻语义的矛盾性指的是句子意义在逻辑上与语境的矛盾性。隐喻意义是基本语义与语境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把隐喻定义为通过某一事物来谈论另一事物,那么每一个隐喻至少涉及两个事物。或者说,每一个隐喻中应该出现两个不同的概念。把这两个本来属于不同类属的概念通过某种句法手段并置或等同起来,往往构成一种语义上的冲突,或称范畴错置,这就给我们记忆单词造成了困难。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单词时,除了记忆基本的语义之外,一定要学会创造性地理解和记忆词汇,充分利用语境的信息掌握词汇的隐喻义,因为在任何语言中,单词一般都不是孤立使用的。隐喻语义的矛盾性是一种表面现象,它实际上是隐喻的标志和信号。隐喻的理解正是透过这一表面的矛盾性而发现矛盾双方的相似性,从而真正理解隐喻的意义。
3.2隐喻意义的临时性
隐喻意义的临时性指的是隐喻意义的创造性和变化特征。新隐喻的意义原来不是焦点词词义的一部分,因此具有临时性的特点。但是,大部分的隐喻意义却作为隐喻词意义的一部分沉淀下来,流传开来。隐喻是语言意义变化,特别是多义现象产生的重要来源。隐喻意义的模糊性主要指的是隐喻意义的理解对语境的依赖性。隐喻意义的理解过程实际上是将喻体的显著语义特征转移到本体身上。但喻体本身具有多种意义特征,隐喻真正含义的确认不但取决于说话者的意图,而且还取决于听话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喻体特征映射到本体上。隐喻意义的这种临时性和模糊性说明了语义的不确定性,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发散性。因此,我们在记忆单词时也应该充分利用我们思维的这种发散性,把词汇看作是有生命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相互联系的事物。
3.3隐喻意义的系统性
隐喻意义的系统性指的是隐喻涉及所在领域整个系统内部关系的转移。莱考夫和约翰逊也认为,隐喻概念具有系统性的特点。例如,在“Argument is war.”这样一个隐喻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有关战争的词汇用来表达这一概念:attack a position,indefensible,strategy,new line of attack,win,gain ground等。由于我们语言中的隐喻词语与隐喻概念的对应具有系统性,因此我们不仅可以利用隐喻性词语来研究隐喻概念的本质,了解人类活动的隐喻特征,而且在记忆单词时也要充分利用单词之间的相互联系,分类记忆单词,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
3.4隐喻意义的程度性
隐喻意义的程度性指的是隐喻性有程度之分。隐喻性是一个连续体。一端是隐喻性极高的新鲜隐喻,另一端是已经失去隐喻性的死喻。但隐喻性程度的判断是主观的,而且没有完全“死去”的隐喻,即使是死喻,在适当的语境下还可能复活。Goatly根据隐喻的常规化程度分出以下几种隐喻(Goatly,1997:32):死喻、死寂隐喻、非活跃隐喻和活跃隐喻。Katz(1996)通过实验验证了隐喻的隐喻性程度与隐喻的常规性有关的结论。基本上某话语常规性程度越是高,其隐喻性程度就越低。因此,我们在记忆词汇时,对于那些已经失去隐喻性的死喻可以适当地多采取一些死记硬背的方式,而对于那些隐喻性极高的新鲜隐喻要加强理解,这样也可以适当减轻记忆单词的压力。
在词汇隐喻过程中,不管遵循哪个原则,有一点必须注意,搭配或语境对词汇的语义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语义学家们认为,词语有一种指代某些特定指称物的恒常的意义(束定芳,2000:245),即字面义,但词语都是在此基础上,由于搭配或语境的作用,词汇的意义才得以延伸、拓展,从而变成隐喻义的。隐喻义与字面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字面义并不意味着“原有”意义上的“固有义”,而仅仅是“目前的”、“通常的”意义(ibid:247)。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隐喻也只不过是语言规约化过程中的插曲,语言的规约化过程即是隐喻义向字面义转化的过程,因此,也有人认为隐喻不具有创造性。从隐喻化到规约化往往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第一阶段是使用隐喻义作为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阶段。接着转入第二阶段,即模仿阶段。这时,语言的使用者意识到要使用该隐喻用法。当隐喻完全规约化时,就进入了第三阶段,一个循环就完成了。当这一循环进行完毕,新一轮隐喻化到规约化的循环又会出现。语言正是在这种往复循环的隐喻化到规约化的过程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断向前发展的。
4.结语
隐喻是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而隐喻性语言的语义特征为我们洞察人类思维方式提供了一条途径。因此我们可反向利用词汇发展的方法,理解词汇的来龙去脉,整体把握词汇;充分利用学生发育成熟的智力去理解,反过来又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在词汇隐喻的展开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外语思维。
参考文献:
[1]Goatly,A.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M].London:Routledge,1997.
[2]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Lee,D.Competing Discourse:Perspective and Ideology in Language[M].Essex:Longman,1992.
[4]董革非,颜晓川.论隐喻的基本语义特征所体现的人类思维方式[J].东北大学学报,2006,(2):146-148.
[5]李明.隐喻――词汇语义变化的重要方式[J].山东外语教学,2004,(5):43-46.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詹蓓.英汉动物喻体喻用含义的对比分析[J].外语研究,2003,(3):33-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