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是这样教文言文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郁美红

  文言文,记载了我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民族精髓的载体。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它占了四分之一的分量,学好文言文可让学生与古圣贤对话,受悠久的古文明熏陶、浸润,汲取精神营养,提高人文素养。然而,教好和学好文言文,并非一件易事。文言文教学,或重“文”(文言内容)或重“言”(文言语言),总难以做到两全其美,互不偏颇。我认为,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要完成新课标所提的“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任务,必须重视“言”的教学,这是基础。如果将它等同于现代文教学,忽略了它的语言特点,必然是舍本求末,最终导致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迅速下滑。
  笔者就文言文教学作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加强诵读,提高语感
  
  初中生初学文言文,犹如读天书,因为在小学阶段极少接触过,所以先要加强诵读,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语言与现代文语言的不同,培养文言语感。笔者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效果不错。
  1.诵读有韵律的古诗文,初步体会文言语言的特点。
  先诵读小学学过的一些古诗,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有基础,因而也就有兴趣,另一方面这些古诗都压韵,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另外,要求学生做到抑扬顿挫、感情投入的诵读,甚至可以学古人摇头晃脑的样子,每日晨读按计划大声地、自由愉悦地诵读两首。
  2.诵读古代白话小说片段,慢慢向文言文过渡。
  古代白话小说大部分为白话,但夹杂着一些文言,与所学的文言文在形式上比较接近,但又比文言文好懂。可选取《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学生感兴趣的名著片段来读,每天晨读时自由读一个片段。
  3.听读是培养文言语感的有效途径。
  训练了一段时间后,挑选一些读得好的学生上讲台读古代小说片段,可模仿说书人,适当加入体态语,增加吸引力,要求正确处理好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停顿,读出语气、语调,语速慢些,抑扬顿挫的处理要更强烈一些。其他学生听,评选出最佳说书人。通过这一环节,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激发了兴趣,一方面又有效地培养了语感,为快速适应文言文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除了听学生读,教师的范读更是有效指导学生学会吟读文言文的一个手段。记得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一文中提到国文老师饱含感情朗读课文的形象让她永生难忘,那贮满深情的眼神、抑扬顿挫的富有音乐美的神韵深深地感染了她,犹如身临其境,这足见老师的范读对学生的深远影响。较难的文章可领着学生一句一句地读,在读通的基础上再给课文配上FLASH、录像或音乐来读,创设相应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古文,增加兴趣,提高语感,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整体感知,熟悉课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言文学生读得口齿伶俐、抑扬顿挫,甚至熟读成诵了,我便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古文学习的第二步――整体感知。如果是叙事类文章,要学生弄清文章写了哪些人、做了什么事、怎么做的、中途遇到什么困难、结果如何;如果是说明类的文章,要求学生弄清说明的对象、对象的特点、采用了什么顺序和方法说明的;如果是说理的文章,则要弄清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用了哪些材料来证明的,等等。
  如教《愚公移山》一文,读完课文后,让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老师的提问。问:“愚公为何要移山?”答:“面山而居,出入之迂也。”问:“山多大?”答:“方七百里,高万仞。”问:“愚公决定移山时多大年纪了?”答:“年且九十。”问:“他的家人赞同吗?”答:“杂然相许。”问:“他一人移山吗?”答:“荷担者三夫,邻居遗男。”问:“移山容易吗?”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问:“旁人怎么评论愚公的移山行为?”答:“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问:“移山结果如何?”答:“帝感其诚,命夸娥氏父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再如学《赵普》一文,可问:“赵普是何种人也?从何知之?”这一环节,教者要选好问点,尽量选取文言常用句式,学生也要大体理解课文内容才行。而有些浅显有趣的文言文如《郑人买履》、《黔之驴》、《两小儿辩日》等则可以直接让学生上台去演一演,尽量运用文中的语句,如夹杂些自己的白话也没关系。
  这种做法,往往能取得可喜的成效,因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明白“与老师“讲明白”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这是学生在读、思的过程中,反复感知语言的形式和内容,自己领悟出来的,既加深了理解,利于记忆积累,又能培养能力。
  
  三、精读课文,理解赏析
  
  由于文言文创作时间久远,与现代文语言迥异,学生经过了上两个环节的学习,还不能真正读懂,这就需要进入第三个环节,这个环节分两步走。
  1.研读品味
  可以由老师提出能提纲挈领的主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文本,如《口技》一文,引导问题如:①口技人表演的“善”体现在哪里?②作者是如何表现其“善”的,又是如何评价的?读出来,并揣摩一下语言特色。学生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认真地精读全文,全方位思考才能得出答案。它涉及到了文章的内容、写法、语言特色等多个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最欣赏和最喜欢的词句或段落,读一读、品一品、想一想、说一说。
  2.创新探究
  比如表演课文内容,可模拟记者招待会的形式,结合课文内容及搜集的相关资料,精心设计问题采访主人公;也可采用分组辩论的方法,提出两种相反的见解,要求双方从文中找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这里的表演和整体感知环节里的表演不同,要求更高,是对课文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其中渗透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理解,有自己的创造性的表达。采访也好,辩论也好,必须在精读深思、领悟文本之后才能进行。活动结束后还可进行互评的环节。这样的活动,能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以至刻骨铭心。
  
  四、归纳整理,巩固积累
  
  这一环节的字、词、句、篇的翻译整理必不可少,因为只有整理后才能加深印象,便于记忆。翻译时在原则上要做到字字落实、句句通畅,按“信、达、雅”的标准将原文译成一篇准确通畅又不失优美的现代文。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关键还是词句的翻译,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1.追根溯源
  汉字是表意文字,分析字的形状和字的构造能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如“沙鸥翔集”的“集”字,学生易理解为聚集,分析一下此字,上面为“隹”,是鸟的意思,下面为“木”,整个字译为“栖息、停歇”,学生既好懂又好记。
  2.巧用成语和英语
  成语源远流长,成语中的字义常和文言文中的字义相同。如“陶后鲜有闻”中的“鲜”和成语“鲜廉寡耻”中的含义相同,“闻”和成语“耳闻目睹”中的含义相同。“益慕圣贤之道”中的“益”和成语“精益求精”中的相同,等等。而古文中常有状语后置的句式,这又和英语的用法相通,译时顺过来就行了。
  3.紧扣语境
  所谓“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就是有些字很难翻译,先放在一边不去管它,接着往下读,有时能根据下文内容推出或猜出上句及句中词的含义;有时一个句子无法理解,通读全篇后往往能大致猜出此句的含义。
  4.前后相连
  译完了字、词、句、篇,不是就此结束了,等学了多篇文言文后还要复习巩固、归纳整理,这样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实现可喜的举一反三及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以下两种做法效果很好,不妨一试。
  (1)在归纳中掌握
  做好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归纳积累,如一字多义、多词一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字词的归纳及特殊句式的整理。有些字词就那么几个意思,学生见多了自然能选用。
  (2)在运用中巩固
  可结合课文中学过的文言词,让学生用这些词写一段文言故事;也可给学生展示一段与学过的或要掌握的文言词密切相关的白话文故事,让学生改写成浅显的文言文。
  总之,文言文的学习虽非易事,但只要掌握了方式方法,并有机渗透,还是能取得实效的。笔者相信经过这样的训练,实现“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目标指日可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