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卫

  正确的思维是人们为追求一定的目标、达到一定的目的而使物体的本质属性和内部发展变化在人脑中的反映。为了使这种反映客观地表达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人们必须在认识上不断地有所突破,发现新的东西,也就是在思维上要随时突出一个“新”字。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从而提高思维能力的手段,它是以创新人格为指向,以创新能力的提高为目的的教育教学过程。可以说,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创新思维,因为它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揭示规律、创造发明、改造世界的金钥匙。
  物理学研究的是力、光、电、热、声、磁等的自然现象,目的是找出这些自然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怎样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对学生的培养就必须走“素质教育”之路,着重于以创新教育来展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年来,我在教学中一直尝试的做法是:
  
  一、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创新思维
  
  初学物理的学生由于对物理学科在素质教育上的要求缺乏认识,学法上尚未入门,不会学习,也就谈不上正确思维,更不可能有科学合理的创新思维。为让学生学好物理,解决好“开头难”的问题,依据“学贵知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格言,我不断引导学生对所要研究的物理自然现象进行多方位观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探究”,进行分析、推理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实践、思维活动过程,达到解决问题、学好物理知识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导向性”、“可知性”、“程序性”和“新颖性”原则指导下,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直观演示启发、设疑启发、引趣启发、攻难启发和求变启发等的选择,做到对象精巧练,尽可能把讨论探究的问题,设拟得新颖有趣。如:在学习探究运动的相对性时,我常借用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配之以图,来巧用情景诱发创新思维。不仅直观、生动、形象化,而且在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过程中引发学生身临其境,爱我河山,产生向往美好的艺术情怀,大大增强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方面,我同样做了创新指导的尝试。例如:在学习简单机械一章时,我在让学生认识了杠杆及轮轴等复习了以前所学有关磨擦和压强知识后,发现有些学生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不了解自行车的构造,于是我布置了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学生在家拆自行车,了解它的构造;有的结伴到自行车的地摊上观察修理自行车的过程。学生的实践报告完成得非常好,在把握知识的同时,学生既提高了观察能力,又增强了社会交往能力,拓宽了知识面。对于物理知识中一些不易操作,现象不明显,不易观察的实验,我总是设法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在《大气压强》一章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知识点,我与学生一起动手,设计了气压瓶,三人一组,带上自制气压瓶,登山观察,当观察到气压瓶中液柱明显变化时,学生惊奇地叫起来:“哇,好奇特。”通过亲身体验,原来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让学生去勤于思考,善抓规律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吸取了过去要求学生“习题做得越多越好,书读得越快越好,知识背得越熟越好,最终教学则不是那么好”的教训,指导学生在勤思考中突破难点,抓关键,找规律。例如:在《滑轮》一节的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的单滑轮到滑轮组的体系讨论探究教学,对最终落脚的滑轮组性质,引导学生正确、创新思考,抓住“绕绳方法”这一核心,适时点拨、循序善诱,在勤思考中用“受力分析”的基本理念,对滑轮组的认识进行综合筛选、整理和修正,得出了“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的规律表达式:F1=1/n×F2=1/n(G物+G动),并让学生明确:该公式适用于初中所要求的所有滑轮问题。n表示承担物体重量(和动滑轮重量)的绳子的段数,也可以理解为n等于绳子与动滑轮接触的次数,其决定着滑轮问题中绳子起始端的绕法及“奇动偶定”。在这一形式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标新立异,将创新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在实验观察探究的基础上,学生总结出了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和物体升高的高度关系式:Vs=n×V×h。我又加以点拨,让学生借用数学这一规律,推出了动力作用点移动的速度与物体移动的速度之间的关系式:Vs=n×V×h等,较好地解决了本节中有关滑轮、滑轮组的问答作图,学生在掌握这部分内容的答题、作图、解题中倍感轻松,无障碍。
  
  三、帮助学生不断总结,逐步提高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只有在培育的过程中不断养成,才能逐步提高。为了能达到“不断提高”的目标,我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树立“人人具有创造力”的观念,时常注重学习、借鉴、吸取前人或他人的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例如:讲“牛顿第一定律”时,传授这一定律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侧重于传授从试验模型观察到逻辑假设验证的创新思维研究方法。讲“电生磁”和“磁生电”的过程中,落脚在教给学生物理实验,观察上的创新思维反证法。讲“天平使用方法”时,总结归纳出“放”、“游”、“调”三字经。经过物理教学中研究方法的导向分类,初步展示探究教学,学生从一个又一个“这是怎么回事”的问题中,开始讨论学习,又在一个又一个“原来是这么回事”的创新思维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和研究方法,极大地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具有个性特征的创新思维方式。所以一段教学之后,遇到求解空心球一类的可多解的物理问题,学生很快地以不同方式、途径求解,得到正确答案。可见,平时的训练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新课改对于每位教师来说,仍是一个新课题,我们应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努力,站在新课改的最前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9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