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保平
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的思想及终身体育的思想的指引下,特别在《新课标》颁布与实施以来,全国高校掀起了大学体育课程新一轮改革的热潮,改革成果是显著的,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如:职业拓展体育模式、体育超市模式、主副项制模式、体育俱乐部模式、分层次模式及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等,课程理念、课程指导思想、课程内容与评价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同时,课程观、教师观、学习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体育课程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为贯彻落实新体育课程标准的精神,体育教研、培训活动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培训得到广泛的开展,形成了重研讨、重实践、重互动的教研风气,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理解方面的偏差,影响了体育课程的实施与发挥。
1.课程目标无所适从
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实施期望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开展计划、实施、评价体育课程实践活动等的重要依据,是衡量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知识密集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将从过去单纯培养“知识型”人才变为培养“创造型”、“综合型”的人才,着眼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课程教学目标应与当今社会发展和人才要求相一致并具全面性,应突破传统体育教学以传授知识、技术、技能为主的教学目标,体育课程及教学应重视学生生理、心理、知识水平的提高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使学生的智力、能力、情感、意志、性格得到全面发展。基于这些新的要求,体育课程目标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健康体质的目标、教育的目标、运动技能的目标、体育文化素养的目标、竞技的目标、休闲娱乐的目标、终身体育的目标、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也有学者提出“生物体育的淡出和人文体育的渐入”。面对日渐泛化的体育课程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他们不明白究竟哪个才是体育课程的核心追求。特别是“三维健康观”的提出和实践,似乎淡化了体育课程“强身健体”的本质功能。实际上,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才是社会发展对体育课程的时代诉求。不要动辄以“生物体育观”来否定体能发展的重要性,否则就会陷入舍本逐末的误区。从中观层面来看,体育课程的实施应该牢牢抓住“强身健体”这一本质目标。因此,体育课程教学应以教为引导,以学为进取,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心理素质和体育实践能力协调发展。
2.功能期望超出体育课程的承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更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正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设立“体育与健康”综合课程的深刻含义。但是,决不能错误地认为“学生体质下降就是体育课程出了问题”。因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不能也不可能单独承担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全部任务,新课程没有、不能也不可能包容原“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既要通过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和所有课程的教学,也要通过社会、家庭教育去实现。因为健康还涉及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本课程是在学校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在学校中开设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保证了必要的课时,就自然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自然能够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诚然,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都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但是,反过来,学生体质下降和健康水平下降是不是就能断定体育课程从目标、指导思想到课程内容、方法等一系列实施措施上出了问题呢?恐怕不能逆向推理,否则必然导致误判原本正确的体育课程模式,这种指导思想下定出的体育目标也永远难以企及,同时必将使体育课程不堪重负。
3.改革需要在继承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验与研究,先后推出了“技能型教学模式”、“体能型教学模式”、“快乐型教学模式”、“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等等教学模式。这无疑对营造学术氛围、丰富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无论何种教学模式都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促进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上世纪50年代初从前苏联引进的,到今天已经历了五十多个春秋。它从单一的教学模式,几经改革,发展到今天的选项课。同时它在体育教学发展的关键时刻,曾经几度对稳定教学秩序,坚持体育的本质功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应当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不少地方不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需要和价值观的要求,限制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他们空间和自由太少,教学单一乏味,不受欢迎。但它的优点是遵循了人体活动的生理规律,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着重教学方法研究,组织严密。可惜有些高校在体育课程的改革中,为了说明当今改革的正确,不遗余力地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夸大,说得一无是处,甚至将它同改革后的成果来比较,显然是不恰当的。反之,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来同改革中出现的不足来对比,同样也是十分荒谬的。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的同时,必须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才是应有的正确态度。众所周知,体育的本质功能,即体育的生物功能,包括了健身功能、健美功能和保健功能。更通俗地说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功能。这是高校体育工作必须到的目的和完成的任务。而学校开设体育课程正是完成这一本质功能采取的主要措施,即使对体育不太悉的同志,也会异口同声地说体育就是为了增进健康。体育课要增进健康,只能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身活动来增强肌肉群的收缩,加强血液循环而获得。新课标明确要求:运动技术学习是学生保持体育课程学习兴趣的基本前提之一;运动技术学习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能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既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对体育学科文化、对体育方面的基本技术和技能等方面的了解毕竟很少,对体育方面的兴趣也具有很大程度的盲目性。体育课上的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教,使学生获得体能和技能的进步、生活能力增强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核心,是每位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总之,体育课程改革不能把课程本质改了,要取精华去糟粕,在继承中发展,无论采用哪种体育教学模式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原则;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爱好,从事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原则;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竞争意识,开拓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原则。只有这样,体育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提高体育课教学效益。
4.校本课程的选择不能只顾学生兴趣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取代了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作为一种国家性的指导性文件,提出课程学习的目标与建议,给地方、学校留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从而保证地方和学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具体课程实施纲要与计划。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既有利于国家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也有利于地方和学校实施课程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为地方和学校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所体现的课程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较大的空间,给学生以充分自由的交流机会,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校本课程开发正是在这种理念下进行的。然而,在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上,过分注重学生的兴趣而忽视体育课程性质则会舍本逐末,偏离体育的课程目标。时下,有些学校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把体育课变成了舞蹈课、艺术课、故事课等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体育课程功能的发挥。
5.正确培养学生的快乐情感体验
快乐体育是针对那种千篇一律和单调沉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而提出的教学理念,它对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因人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它既不是体育教育目标,也不是以人为本的同义词,只有使学生的个人需要与国家对学生的体育要求相结合,快乐与艰苦相结合,才能达到体育教育“健身育人”的目的,真正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
6.结语
体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也将长期进行,除了需要相关部门依据新时期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制定正确改革方针外,还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对新思想新方针有一个透彻理解,否则改革就会走样。
参考文献:
[1]王釉芳.关于体育课程改革问题的几点思考.体育科学研究,2004.12,(4).
[2]王岳云等.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反思.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5卷,(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18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