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 莹

  摘要: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更好地掌握这一开启和引进世界先进文化、先进科技的交际工具,服务于社会,是当前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实际,就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职业英语 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
  
  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素质是当前职业学校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之一。针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厚的现状,作为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学内容设计合理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而新颖的教学内容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以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素材为主线,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尽可能做到内容丰富、新颖,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1.教学内容设计要坚持“量体裁衣”。
  职校学生英语学习整体水平相对较差,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首先应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满足大多数学生所能接受的学习难度,合理确定和设计教学内容,必要时进行灵活取舍,避免发生“老师台上辛辛苦苦讲,学生台下云里雾里听”的现象,以致挫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设计要力求“承前启后”。
  教师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和衔接。根据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认知程度,在温习和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适时进行与新知识相关话题的导入,循序渐进地进入新知识点的传授。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点的陌生感,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来激发其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设计要讲究“趣味性”。
  枯燥的教学内容往往很难激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能够大胆、巧妙地对教材既定内容进行趣味化处理,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使课本上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篇幅较长、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教师可以将其改编成剧本形式,让学生表演出来。这样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既猎取到了科学文化知识,训练了知识运用能力,又激发了自身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得让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活”起来。“教无定法”。笔者认为,教师应以学生“乐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满足求新求异心理的同时,自觉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1.互动式教学。传统英语教学采取的基本上是“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角,而真正的学习主体――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学习兴趣很容易受到压制。互动式教学,则能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形成教与学的交替互动,从而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于教材中词汇较多的单元,教师如果在四十五分的课堂上逐个进行讲解,然后一股脑地把单词全塞给学生,让学生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去记忆,久而久之势必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厌恶感。英语词汇教学中,单词接龙比赛、造句或编故事等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言语表达和争强好胜的心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言语反应和记忆能力,从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娱乐式教学。以活动为中心,围绕一定的主题和相关的基础知识,设计学生乐于主动参与的游戏或课堂竞赛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在用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比如在教学有关饮食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food”和“nutrition”两组,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知识,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趣于教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成就感、自信心和积极主动学习的动机。
  3.现代化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把静止的课堂变成动态的课堂,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课堂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语言材料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4.实践性教学。英语既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这种交流工具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在课后为学生创造一些走出课堂、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比如开展“英语角”、举行英语演讲比赛、在圣诞节或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期间举办英语晚会等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英语的实用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将大有帮助。
  5.鼓励式教学。恰当的鼓励和表扬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教师要善于发掘和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给学生多一点肯定,少一点责怪。特别对于那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课堂上教师充满激励、期望的语言甚至是一个鼓励性的眼神或动作都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信心,觉得自己能行,乃至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性味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与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1.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教师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很大的感染力。教师具有良好的自身形象,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在学生中具有威望,学生便会信服你,那么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涨,学习气氛就会非常浓厚,课堂上也能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课堂教学质量也相应得到提高。
  2.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基础。教师和蔼的语气、亲切的笑容、鼓励的话语,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做学生的严师,课后教师要主动走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嘘寒问暖,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在对老师产生信任和尊敬的过程中,自觉地增强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开发智力潜能的金钥匙。在职业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施教,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设多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正东.谈谈怎样教外语[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3):17-21.
  [2]刘善循.快乐学习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3-93.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33-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1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