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与外语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艳红
摘要: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下使用语言的能力。本文回顾了语境理论的历史和新的发展,并提出了创造有利于外语教学的良好语境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 语境 动态 外语教学
1.语境研究历史的简要回顾
“语境”这个术语是由出生于波兰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提出来的。他指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之中,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便难以正确理解语言。他创立了“言语环境中完整的话语才是真正的语言事实”这一学说。Malinowski把语境分为两类: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指说话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情景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境。
弗思对语境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扩展了Malinowshi的语境概念,指明除了语言本身的上下文及在语言出现的环境中人们所从事的活动之外,整个社会环境、文化、信仰、参与者的身份和经历、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等,都构成语境的一部分,并提出“语义存在于语境的观点”。弗思认为语境有两类,一类语境存在于语言内部,即一个结构各个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和一个系统内项目或单位之间的聚合关系,或者说上下文。这是由语言因素构成的语境。另一类语境来自语言外部,是由非语言因素构成,也即Malinowshi所说的“情景语境”。
韩礼德(M.A.K.Halliday)是继弗斯之后伦敦功能学派又一个在语境研究上作出贡献的人物。韩礼德于1964年提出了“语域”(register)这一术语,“语域”所反映的就是语境。韩礼德把语域分为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和话语的风格三个方面。后来韩礼德又提出将“场景”、“方式”、和“交际者”作为语言环境的三个组成部分。他认为,语言环境的这三个组成部分的每一部分的改变,都可以产生新的语域。
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J.Lyons,1977)归纳了构成语境的交际双方所具备共同的语言知识的六个方面:1)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自己在整个语言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2)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和空间;3)每个参与者必须能分辨语言活动情景的正式程度;4)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对于这一交际的情景来说,什么是合适的交际媒介;5)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话语与语言活动的主题相适合,以及主题对选定方言或语言在多语社团中的重要性;6)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话语与语言活动的情景所归属的语域相适合。
应当指出,上述学者专家都是从他们自己感兴趣或研究领域,以一种静止的观点来看待语境。这些观点和评介大多是零散的、孤立的,或就事论事的,因而也就未能系统、全面地解释语境问题。近年来对语境研究的结果表明语境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动态生成性。即,语境通常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生成和建构的。
2.语境理论的新发展
1986年,斯珀泊和威尔逊(Dan Sperber & Deirdre Wilson)合著出版了《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创立了“关联理论(the Relevance Theory)”。他们认为,交际中的语境事实上是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即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它并不是一个静态、凝固的概念,而是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因为,交际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交际过程中,语境也随之而变。固然,有些语境因素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例如背景知识,交际的时间、地点等,但有些语境因素却在交际中会发生变化,特别是相互知识(mutual knowledge)这一因素,它在交际中不断扩大,原来不为双方共有的知识完全可能在交际过程中变为相互知识,成为进一步交际的基础。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所提供的信息不但应该是新的,而且能改变听话者的语境假设,也就是说能够产生语境效果。斯珀泊和威尔逊把这一切过程称为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通过这一过程,旧的语境假设不断得到修正、充实和优化,形成更便于信息处理或话语推导的基础。语境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它与语言教学关系极为密切并在语言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创造有利外语教学的良好语境
3.1运用社会语境,增加输入数量。
Krashen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取决于足够的可理解的第二语言输入,这一假设同样适用于外语学习。目的语输入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外语学习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上文提到的社会大环境为外语学习提供了大量的外语输入(如大众传媒的外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外籍专家来华工作等),这些都间接地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获取外语输入的条件。外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获取社会大环境提供的外语输入,尤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与说本族语的人(native speakers)交往,让他们获取真实输入(authentic input),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学习外语,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3.2应用课堂语境,提高输入质量。
Krashen提倡“i+1”输入强调大量的输入,且输入应控制在学生可理解的水平上,即略高于学生现有外语能力的水平上。Krashen还研究了第二语言学习者暴露于目的语使用环境中的效果。其研究表明,学习者如果获取的是可理解输入,他们的语言能力与输入数量成正比,即输入越多,其语言水平提高越快;学习者如果获取的是不可理解的输入,其语言水平与输入数量之间的关系很弱或没有关系,即输入很少或不会促进外语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外语水平的提高有待输入“i+1”水平的目的语,尤其取决于目的语是否可理解。社会大环境提供的某些输入(广播、电视播放的外语教学节目,学习性外语期刊等)可为外语学习者提供可理解输入;而其它输入(外语新闻、外语专题片、外语电影、与外国人的面谈等)都属于真实输入(authentic input),初学者会把这些输入归为不可理解式输入一类,对提高其外语水平的作用不会太明显。所以,要高效地学习外语,还得靠能提供可理解式输入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利用人们长期积累的对语言本身及课堂教学的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教材和系统的语言规则的研究,收到短期速成的效果,这是自然习得所无法比拟的。
3.3使用现代技术,创造逼真语境。
现代外语教学有个优势,即教学设施越来越先进。许多学校都有语言实验室、语言广播系统,甚至多媒体教室。尤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室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外语教学在多媒体的协助下“活”起来,让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切身感受逼真的语言交际情景,这对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外语教学离不开语境。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语境的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外语输入。同时,还应创造良好的课堂语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Malinow ski. B.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New York,1923.
[2]L yons,J.Meaning and Context.Language. Fantana,1981.
[3]Sperber & Wilson.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86.
[4]Krashen. Stephen 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 2nd Impression. Longman Group L td[M].1986:4-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2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