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引导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前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谭宗香 曾宪斌
科学教材的改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就更多了。而动手操作要求学生从操作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一方面,科学探究活动不仅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进行观察、动手实验和制作、搜集证据、做出解释,还涉及到探究结果的表达、评价、讨论与交流。另一方面,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但必须与科学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历实践。更重要的是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怎样做具有科学性,怎样做不具科学性。
正如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那样:科学探究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增加学生对科学学习过程的理解,也就是说新课程要把本来就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还给学生。但是,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科学探究活动就是让学生进行自由实验的活动。不是将准备好的实验仪器发给学生,就把其他学习活动完全交给了学生,而是要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同时,教师要把握时机进行正确的“引导”。
“引导”是教师为了生成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最佳时机,而创设让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把需要掌握的知识设计成若干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把问题的答案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去思考、设计、探究,并在亲历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寻找答案,以提高能力。
一、灵活“导入”新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创设一个与探究课题相关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通常是将探究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1.播放影片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如在探究“增强抗弯曲能力”时,先让学生观察我们教室、影院、桥梁等大型建筑物的结构,会发现像教室影院等建筑物中会有横梁、柱头。接着再播放一段录像显示生活中许多物件的形状和结构,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这些物件为什么要这样制作?”的疑问,并让学生能够提出“为什么要这样制作?”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这种形状和结构的制作原因的积极性。
2.讲述与探究课题有关的小故事
如在探究“轮轴”时,讲述一个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故事。可是学生肯定地回答说:“不可能”。于是,我们的研究问题自然就出来了。“真的不可能吗?有没有办法让它成为可能呢?”今天,我们就要研究一种使它成为可能的设备―轮轴。课题引入轻松、自然。
3.演示一个与课题有关的实验
还可以通过演示一个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探究。如探究“滑轮”时,演示起重机吊起重物。学生就会发现起重机有两个特别的部位都安装了轮,并且一处固定不动,而另一处可以上升或下降,因此产生了“这两个轮是什么轮”、“为什么一个不动,另一个要动呢”、“它们在起重机里起什么作用”等等问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4.由学生亲身体验进入课堂
如“我们的呼吸器官”。课间活动会使学生处于游戏当中,趁此要求学生做一次深呼吸,就可以导入新课。既能缓解疲劳又能回收学生的心并进入课的主题。
所以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探究新课题之前,我们应该考虑采用多种方法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受到启发,在情景中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有一个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维方向,这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前提。
二、巧妙地“导问”,使得问有所思,问有所答,活跃学生的思维。
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最直接的手段。但是,不同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问法,而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问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准确掌握新课标准所要求的尺度,明确所学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才能做到问有所思,问有所答,才能积极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收到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时,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一步一步地“诱敌深入”: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增加材料的厚度或者加宽材料的宽度”。增加材料的厚度或宽度就相应地增加了物体的重量,也增加了材料的用量。有没有不增加材料用量,却能增强抗弯曲能力的方法呢?学生展开讨论,老师顺势用手中的书卷个桶形启发学生得出“改变‘一’字形材料的形状”,以得出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大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怎么变?“变成V形、T形、槽形、△形、W形、波浪形……”哪一种形状抗弯曲能力强,又节省材料?“波浪形”。哪些物件中应用了波浪形的结构?“纸箱”。通过这种递进方式的“导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亲历寻求答案的探究活动,并在探究活动中学会思考。
三、实验中真确引导,明确实验目的,进行严谨的实验操作。
实验是学生亲历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亲历探究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在演示实验时,要边做边讲解,让学生明白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动手实验前,让学生明白所做实验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实验时,不能放手不管,要不停地巡回指导,指导学生在实验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从具体实验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科学语言表述出来并参与讨论。例如在讲《拱形的力量》一课时学生能从实验中发现认识拱足以及改变固定拱足的物体高度可以影响拱的承受力,但是学生没有记录,老师提醒学生记录数据便于组与组进行比较分析。顺势教育学生实验的科学性、严密性。实验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要激励学生寻求不同的实验方法。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要作精要的评价和总结。
四、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
新的课程标准包含有三维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首先自己要饱含教育教学的激情,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够感染学生。虽然是科学教师同样可以通过设计丰富的课堂情景:如动人的故事、抑扬的语调、幽默的语言、夸张的表情、热烈的气氛……等等,深深地吸引并打动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才会端正学习的态度,正确地对待科学的学习,在课堂上全心投入科学学习中去。
由此可见,积极、正确地“引导”是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我们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是教师也不能放弃“主导权”,否则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不可能引领学生进行认真、积极的科学探究活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2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