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经世致用”功能恢复之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小军
摘要: 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即指全体学生全面、和谐、终身的发展,换而言之,即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此次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强调恢复教育的“经世致用”功能。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笔者认为,丰富课堂教学是恢复教育“经世致用”功能的有效途径。笔者试结合自身教学感悟浅谈薄见,以求教于大方。
关键词: 经世致用 情境教学 史论结合 乡土资源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使历史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特别是在课堂目标的设置上,更是站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已形成的高度上,一切以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本,改变传统的“双基”为主的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三学会”培养目标,使历史教育真正成为“经世致用”的教育。而这些目标的落实,我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应该是――丰富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和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理念下要想使学生真正达到“三学会”的目标,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为学历史而学历史”的教学观,树立“为用历史而学历史”的新型教学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愉悦,自觉感知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发挥其历史学习的主体性,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本文就人教版《必修1》、《必修2》的课堂教学感悟略谈薄见。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真正发挥其主体性
在“知识与能力”的课程目标中,课标要求通过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在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上得到训练和提高,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由此可见,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并非课程目标规定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认知的方法和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方是此目标的核心要求。“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无效记忆、没有理解的知识是无效知识”,理解知识是记忆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是完成这一目标的关键。而完成这一关键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历史情境教学。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案例一:人教版《必修1》第六单元《雅典的民主政治》。
本课知识学生没有任何感性知识,所以理解有点难度。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便学生理解,可设计如下教学情景:预先要求学生们预习“雅典民主政治的民主表现”,课堂上由几位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表演“苏格拉底之死”的审判会以及其他一些雅典公民参政的事宜的对话场景,要求其他学生对对话情景的描述进行辨别判断,比如年龄、性别、国籍等知识点的判断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在对话娱乐中加深对雅典民主权利真实含义的理解。
历史情景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以如临其境的感觉,变抽象的语言表述为形象的形体展示,触发学生的感受器官,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能产生一种参与的意向,而通过在对话中辨别真伪,又加深了对这方面的理解。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既增强课堂的活跃度,又能使学生在参与中理解知识,在兴趣中学会学习。
二、察往思来,以古论今,体会学习历史的真实目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新课标所特有的,即过程性目标。“过程”即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倡导“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要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学习世界的一部分;“方法”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和情感的体验而贯穿其中。这表明新课程正在“由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体现出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和“经世致用”的教育价值观。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三学会”培养目标。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学生怎样学的,学的过程怎么样,这是历史教育应该关注的。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我认为实现其目标的有效方法是以古论今,将现实问题融入历史教学,让学生体味学习历史的作用和价值,体会学习历史的真实目的。
就当代学生而言,他们知识面广,思想活跃,对当今的国内外大事比较关心,因此历史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自身资源对他们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学会运用历史知识阐释现实问题。
案例二:人教版《必修2》第六单元“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在学习这段历史时,教师可以就目前中国股票经济的现状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国有一句古话:“善教者,必善问。”教师应针对“全民炒股”、“股票经济”、“政府对现行股票市场的几次利息调整策略”等学生所熟悉的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设问,引导学生根据发生在美国的这次经济危机以及美国政府的政策来理解和分析中国所出现的这次经济现象可能产生的结果和中国政府采取的政策的出发点与必然性,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
以上案例很好地将现实问题与历史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第一,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使整个课堂气氛较为活跃。
第二,将现实问题融入历史教学,也让学生了解了我们的现实和社会,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和阅历,开拓了我们学生的视野。
立足课堂,放眼世界,从历史发展进程中研讨现实生活中人们意识的转化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促进现代意识的发展。今天一些学生已经在积极尝试用历史知识来论证自己对某些时事的看法,有的选择和同学讨论交流,有的选择和教师沟通。虽然有时他们的看法不够全面或论据使用不够恰当,但笔者毫不怀疑他们已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会了方法,体会到了学习历史的真实目的,开始“学会生存”了,这无不让人欣慰。
三、利用乡土资源,强化感情渲染,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出来的吗?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学科标准中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都要求教师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生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通过感情的渲染和感受,才能自觉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案例三:人教版《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乡土资源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因素和教育因素,让学生感知这些平时视而不见但具有研究价值的乡土资源,可激发学生的“爱乡主义”情感。在学习本课“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优化教学。比如:发生在无锡太湖的蓝藻爆发使无锡居民的生活用水受到污染而出现短缺的事件,无锡今年的温度异常等等,这些事件都能够触动学生的情感细胞,激发学生对世界现实现象的情感渲染,从而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索这些他所同感的现实问题的原因并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而出谋划策,并“躬行”同时积极用自己的行动和思想去感化社会。学生在这种课堂教学中,用自己的感情去了解历史,感知现实,探索未来,激发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从而形成了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达到了课程改革的目标。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落实策略需要我们所有的践行者不断探索,“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我们工作主要出发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是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奋斗的终极目标。凸显教育的“经世致用”的价值观,方能让教育真正担当起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和实践人才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历史必修1.历史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2]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