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阅读训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静
语文教学正是为了学生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而进行读写听说的训练。在初中阶段,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阅读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写文能力,透过优秀文学作品,品读生活,启迪心智。语文是一门感性学科,要搞好阅读训练,应以情感为基点,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并能自觉主动地去阅读,在享受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语文百花园里百花齐放。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都饱含着作者及人物的丰富情感,具有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没有感情的波澜,缺少作为主体的投入参与,那么,即使教师激情飞扬,作出多么细致的分析,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也是枯燥抽象的。因此,要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须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情境,丰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如学习《龟虽寿》,我先饱含感情地朗读,然后学生试读,先让他们对课文有个初步的印象。接着引导学生谈从电视剧、名著《三国演义》中了解到的关于曹操的故事。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说起来,更有学生在座位上摇头摆脑地摹仿曹操的样子。古诗的学习,因为有了背后的故事而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我讲述背景,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来理解诗中主人公的形象。在反复朗读与讨论中,学生对主人公形象的理解渐渐明朗起来。在最后全班诵读中,学生激情澎湃地朗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学生饱满的情绪和朗朗的读书声中,我感到他们正享受着学习的乐处。情境设置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因课文内容而异,并视教学条件学生水平而定。如学习《皇帝的新装》,可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演话剧;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为了使学生对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思想性格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概念化的,我指导学生反复分角色朗读人物语言,充分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我让学生谈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细品父母润物细无声的爱。由此设身处地,理解文中“我”的心理及反复描写父亲背影的作用。通过情景设置,学生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更加深了对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有品德、情感、审美、心理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语文教学传之以情,以情激情。”在教师的感染、引导下,学生热爱语文课堂,走进课文塑造的世界里,与文学人物、与作者作交流。
二、引导学生感知生活,探索阅读理解
阅读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文本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如《紫藤萝瀑布》、《挖荠菜》、《七根火柴》等等,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学生相距较远,所写的内容也远离学生的生活,因而所抒发的情感让学生觉得遥远。总之,这些作品让学生感到陌生,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会停留于表面,甚至发生偏差。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应注意拓展,让学生了解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贫困生活,红军长征时的艰苦奋斗。学生只有了解了生活,才会理解文本,因为所有的文本都是源自生活的。又如《春》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字精美,有画,有深邃的意境。但概念比较抽象,有些东西毕竟不是现实生活的“春”。更何况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学生亲身感受的“春”不一定和朱先生笔下的《春》吻合。为此,我让学生把自己经历的春天回忆出来,用文字或画面表现,再与文本比较,把自己生活中对春的感受与《春》的文字内容融合,从心里体会到那种属于《春》的、独特的美。学生也只有把自身的生活体验与阅读文本结合,他们才能真正读懂文本所反映的深层内涵。总的来说,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也应该阅读作者在创作上的成就,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作者人生的各种境遇,理解他们身上所浸润的文化底蕴,挖掘自身的生活体验,把自身经历与文本结合,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生活的阅读。
三、指导学生写出阅读笔记,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被广大语文教师所公认的阅读经验之谈,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提倡这种方法,也就是凡阅读必须圈点、勾画、批注、摘抄、写阅读笔记。学生随阅读的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用各种符号对文章中的重点词、含义深刻的句子、体现文章中心的重点段落进行圈点、勾画、批注、摘抄,既分解了课文,又积累了写作素材,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语文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书,是人了解世界的窗口;读书,可增长知识面,塑造人的思想性格。大量阅读优秀文章,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引来兴趣和激情,更能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阅读,养成勤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52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