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课堂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建海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等专业学校数学教与学在课堂中存在的弊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有效的手段和途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其学好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教与学现状 兴趣激发 培养途径
  
  所谓兴趣就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学习动机最具体、最形象、最现实、最活跃的表现。它的作用是使学生爱学习,将学习看成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当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就会觉得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同时,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整个学习进程比较顺利,获得成功较为显著。
  
  一、问题的提出
  
  1. 众所周知,当前进入中等专业学校学习的大部分学生是“五类”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其程度令人惊叹、令人担忧。尤其是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计算准确率都达不到入学的基本要求,这主要是以前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致。中专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普遍较弱,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的典型表现是兴趣索然,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少出现争先恐后的局面,即在态度上和思想上有一种回避心理,学习过程中不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种种迹象表明,中专生对数学学习丧失了兴趣,究其原因是兴趣受挫使然,这不是他们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而是初中数学学习失败暂时抑制了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此外,学生学习数学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形成了两极分化,也是主要原因。难教、难管,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2. 长期以来,教师未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依然根深蒂固,未能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没有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导致了学生学习陷入被动的境地。课堂教学模式千篇一律,主要以学生被动接受书本知识为主要特征,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养成,即忽视了学习兴趣的培养。有为数不少的数学教师因循守旧,将本该生动活泼的课堂变成了死水一潭,无怪乎大多数学生上课时有一种“受罪”的感觉,没有什么兴趣可言。
  3. 随着中专生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入,专业课学习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日趋强烈。凭着学生现有的不完整的数学知识和有限的水平与能力,要想使专业课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一门优秀专业技术和技能,无疑是一句空话。只有通过各种渠道,结合学生实际特点,遵循“必需、够用”原则,设计系统、科学、实用的数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的现状。
  
  二、学习兴趣的激发
  
  针对学生的特点,我们做教师的切不可一味地埋怨、责怪学生,而应和学生一道找出提高其能力和水平的办法来。常言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学科,掌握数学知识,必须在授课前设计出好的方案,上课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热爱学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科学习之中,这样的学习才能奏效,反之则事倍功半。本人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对“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途径如何?”等问题,作了如下几点探讨,供同仁参考。
  1. 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一件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能够教好书,还会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懂得学习意义,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只要学生想主动去求知新知识、新事物,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可以说是做到事半功倍了。比如:课程一开始,学生看到新教师、新课本,对这门课怀着一种好奇心,迫切想了解课程的内容和它的实用价值,这是一种潜在的学习兴趣,是内驱力,教师必须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兴奋火花,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此时教师应结合专业课的需要讲清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要求,交待学习方法以及讲清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要求达到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好该课程的积极性。除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要求外,我还具体讲道: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各阶层竞争激烈,且每年大、中专毕业生成千上万竞争上岗就业,我们一旦不能竞争上对口专业的工作岗位,就将面临待业。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数学基础优势,用数学的思维看待问题,暂时谋求其它力所能及的岗位,以度过无业的困境。此外,我们学到的那么一点有限技术专长,并不能受益一辈子。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也许会从事别的行业,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文化基础知识去学习和掌握新行业的要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一旦时机成熟,我们会再创辉煌。这样的例子在毕业生当中屡见不鲜,可列举几个典型的实例增加说服力。再者,学好数学知识能为将来读大专、本科进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读大专、本科,并不只有通过高中考大学这唯一的道路,中专生毕业后再读大专、本科,是先就业后深造,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节约一笔可观的学习费用,对经济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来说是可以值得考虑的一个较好的做法,等等。
  此外,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求知欲始终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内部动力,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把学生学习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把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从而产生社会责任感,自觉、自主地学习。在课堂上我还注重让学生明确每一节课的目的和要求,以及这一节课的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利用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会合作交流,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情感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内在动力。如我在讲等差数列的前n项公式及其应用这一节内容时,结合具体的实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3.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手段与办法,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学得更活、更扎实、更深入。心理学表明,人在轻松时大脑皮层神经元才以形成兴奋中心,思想才能变得迅速、敏捷。因此,要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事”,就需要教师在“制造”课堂气氛中改变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所“得”。①精简理论性较强的问题,多讲浅显客观的实例。②运用直观、形象、新颖的教学辅助手段,展示数学知识。实践证明,通过实物模型、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不仅感染学生,而且渲染整个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十分显著。③发挥现有的教材特色优势,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教学内容做到循序渐进,难易适度。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优秀的教师善于和学生做知心朋友。自古就有“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也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愉快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激发师生双方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双边活动,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学生对你的课产生浓厚兴趣。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应该用一颗童心来对待学生。还可以用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赢得学生的心,那就是微笑。一个亲切的微笑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生硬的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把命令式、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为商量式、平和式的语言,以赢得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同时,学生的学习心态往往受班级人际关系状况的制约和影响。同学之间团结和谐就容易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气氛。反之,疏远甚至对立的师生关系或同学关系,会抑制最佳学习心理形成。

  
  三、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
  
  1. 融入数学史教学任何事物不是凭空产生和出现的,有它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现代数学成果是经过几千年数代数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一步一步发展形成的,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研究,为人类的快速进步和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每一个数学成果都是一个壮丽的史歌,成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70年代,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关系已成为西方的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得到了美国学者的研究、论证和大力提倡。因此数学史值得引进数学教学课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依据一定的目的,对数学史资源进行有效的选择、组合、改造与创造性加工,把各个知识点与数学史有机联系在一起,即编成一个个小故事,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并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在上中学时,听了他的数学老师沈元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难倒无数数学家的难题后,其心灵受到了震撼,点燃了他攀登高峰、摘取桂冠的热情,从而一生醉心于数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 善用趣味数学题教学针对授课的知识点,巧妙设计相应的趣味数学题,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因而使教学方法新颖而富有启发性,能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和逻辑性、系统性强的学习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就可以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引起学生新的探索。如讲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这一节学习内容时,可以提出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射影定理之间可以互相推导证明,即正弦定理?圳余弦定理?圳射影定理;又如等式:tan2α-sin2α=tan2α・sin2α成立等等,都具有趣味性。
  3. 善用数学美的观点教学从美学角度来讲,数学具有其数学美,数学美包括:概念美、公式美、符号美、逻辑美、对称美等等。数学美的揭示,可使学生拨云见日、茅塞顿开,点燃五彩缤纷的智力火花。教师善用数学美教学,可以使学生寓算理于情趣之中。数学美隶属美学范畴,数学美有比自然美更高级的美。要认识数学美,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思维力和想象力。“美的概念在核对结果和发现新规律中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数学美不仅体现在一个数学理论形成的过程中,而且必然体现在后人学习这个理论之时,因而对数学美的追求,常常为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提供重要线索和有力手段。学生有对数学美的领悟和鉴赏。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数学美的因素,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追求美、创造美,使他们摆脱“苦海”的束缚,步入“乐园”的天地。在施教中引领学生欣赏数学美,品析数学美,往往能激发课堂,愉悦学生的心情,唤醒学生的探索意识,调动学生的创造欲望,让课堂令学生神往和陶醉。如通过作函数的图像可领略到函数图像美,又如正弦定理的表达式从形式上和结构上都给人赏心悦目的数学美感。
  4. 善用有趣、幽默的语言教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即板书)。口头语言是教学过程中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每位教师都应该练好口语基本功,如果教师语言呆板、平淡、抽象,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改善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往往一个出乎意料的幽默话语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往往很乐意接受这样有幽默感的教师。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探索新知识,就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灵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栎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长春),2001,(31).
  [2]蔡柏良.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北京:中国职业教育,2002,(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6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