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情境教学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琴珠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教师通常是不能等待这种情况的自然出现,他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的外部环境。”这就是说,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特定的活动情境或渲染气氛,将学生带入到饱含激情的情绪状态中,使其心灵深处形成强烈的共鸣与震撼,从而促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如运用大量重大时政热点材料、漫画、趣事、轶事、录像、语言描绘、音乐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要变思想品德课教学为情感教学,这样才能如我国现代学者焦闳所言:“苟有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惊心而魂魄,垂世而行远。”那么在教学实践中究竟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素质呢?
一、注重心理体验,创设实验情境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把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作为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常识,能够学会调适自己心理并能体会他人心理。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即通过所说的“换位思考”。例如,《两代人的对话》(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这一课中,我利用课本上的情景设计了这样一个心理体验活动。原文中说:“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他8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7点了,那么快就回答不合理,一时冒了火。”这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父子冲突。于是,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体验小冰的心理,想办法得到父亲的允许,另一组站在小冰父亲的立场上,努力说服小冰早点回家,小组讨论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代表小冰一方的学生说:“不到同学家做作业,会对同学失信,回来太早又看不到录像。”代表小冰家长的一方模仿大人的语气焦急地说:“你回家太晚了会让我很担心,一旦遇上坏人怎么办?学生嘛!就应该以学习为主。”很多学生都笑了,因为这正是家长经常说而他们最厌烦听的话。我适时加以引导:“现在你们能体会家长的苦心了,那么怎样找到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呢?”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学生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让他做完作业后把录像带回家看。”有的说:“让家长陪他到同学家,看完录像后再陪他一起回家。”有的说:“玩完了可以打电话让家长去接他……”这种讨论、争辩,既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既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艺术,又提高了教学实效,有重大作用。
二、构建生活课堂,创设故事情境
中外教育名家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在教学中我们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发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表演,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统一。在学习《交往讲艺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回想自己曾经历过的家庭冲突,然后设计成小品表演。并思考:“当时怎样解决的?”“现在我们学了这一课后又该怎样解决?”学生们积极性很高。一学生把自己因考试不理想而被父母责骂的事作为素材;还有一学生把自己第一次做饭做糊了而被父母埋怨的事表演出来。在小品表演中,演家长的一方越训越生气,演孩子的一方越辩越委屈。都明白了争执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后有的学生表示:“如果我当时认真聆听,虚心接受批评,冲突就不会发生了。”一学生还在作文中写道:“我曾因把妈妈的项链弄坏而被训斥,当时很委屈。现在我想到假如当时转移话题哄哄妈妈,妈妈一定会转怒为喜。”
三、巧留时空空白,创设悬念情境
思想品德新教材在内容表达上留有适当的空白,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想象,自由思考的空间,力求在启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在鼓励他们尝试探究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示范性、引领性。如在学习《爱在屋檐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课,为了让学生们更为深刻地体会到父爱和母爱的重要作用,我给学生们补充了一则材料“一母亲在女儿高考落榜后鼓励她去教书,不到一个星期女儿因讲不清题而被学生赶下讲台。母亲又鼓励她去学裁剪,不到一个月女儿又因裁剪不合身的衣服而被老板辞退……”讲到这里,我设计了一个悬念:“同学们猜想一下这时母亲会说什么,又会对她今后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们普遍认为:“如果母亲继续鼓励她,她终将成功。如果母亲责备她,她可能会从此意志消沉。”这种设计悬念让学生探讨的方法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效果要好得多。
四、运用多种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教学效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学习新课示,走进新课程,活用新教材,转变教学观念,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育人”的摇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7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