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新课改后英语中考阅读理解题型的解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代诗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对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方面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文字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中考中的比例、分值越来越大。中考的阅读理解题有哪些题型与特点?怎样来获取解题思路与技巧?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方面的综合语言能力,是每一个英语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中值得注重的。
  关键词:阅读理解 题型分类与特点 解题思路与技巧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理解考查在中考中的比例、分值越来越大,主要考查考生通过文字获取信息的能力。篇数一般增加到四至六篇,选材范围越来越广,除故事、幽默、人物轶事外,科普性文章和社会热点话题也多了起来;体载也趋于多样化,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甚至考查考生能理解及解释图表所提供的简单信息等;阅读材料丰富多彩,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既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起着评价作用,又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这些材料中还有的难度跨度较大,以便拉开档次,体现选拔功能。
  阅读理解能力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把单个词汇意义组合成句子意义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它包含理解字面意义的能力和理解深层含义的能力,即不仅要弄懂文字材料所说明的具体事实,还要了解和把握作者的观点、目的等抽象的概念。课程标准对初中毕业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能阅读所学语言知识范围内的英语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阅读速度为每分钟40―50个词,理解正确率达到70%。能就阅读内容进行完形填空、正误判断、选择正确的选项、笔头问答及填写图表等。中考对阅读能力的测试主要有以下要求:考生要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既能理解某句、某段的含义,也能通过分析综合把握全篇的脉络;能根据文字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利用常识进行综合推理、判断。有的阅读理解材料相对比较容易,文中没有生词,短文后所提的问题基本上都能在短文中直接找到答案或只要读懂文章中所叙述的具体事实稍加思索就能找到答案,这属于直接解答题。有的阅读材料中有生词,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意思来猜测词义或理解短文中关键句的意思,同时所提的问题可能在短文中找不到直接答案,如概括中心意思、推测作者意图、得出短文中没有明确说出的结论等,这些属于深层次理解性的试题。考生必须通过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以及根据文章线索和生活常识来推理判定。
  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在具备一定英语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才能逐渐提高,要想靠短期内临时突击是见不到成效的。所以新课标规定了初中生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15万字以上。因此考生应从长计议,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要选择系列性阅读材料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阅读并及时检查阅读效果,通过分析错误原因,不断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度。
  
  一、题型分类与特点
  
  阅读理解试题通常是给出一篇短文,在短文后面附有若干根据文章内容设计的检查理解程度的测试题,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短文意思的基础上,正确完成这些试题。它不仅要求考生认识单词,懂得语法结构,了解短文的字面意思,而且要有根据文字意思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它不仅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而且考查考生的阅读的速度及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试题形式多样,中考中常见的阅读理解题型有三类:阅读理解正误判断题、阅读理解选择题和任务型阅读理解。
  1. 阅读理解正误判断题:该题型的特点是在短文后给出若干个句子,要求考生根据短文的内容,判断所给的句子意思是否正确。这类试题总是联系短文内容进行发挥,或是给出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几个句子要求鉴别、判断,或是变换词语、变换句子结构来测试同种意思的不同表达。
  2. 阅读理解选择题:该题型的特点是在短文后给出若干个不完整的句子或若干个根据短文内容提出的问题,对每一题都提供三个或四个候选答案,要求考生在正确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从所给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这类试题的问题一般是紧扣短文内容编排的,既会涉及文章中的细节内容,如文中出现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前因后果等,也会涉及文章中某个词或某个句的含义,以及涉及文章的主旨、大意和标题等。
  3.任务型阅读理解:该题型的常见特点有根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填写图表、词义猜测、句子翻译、改写句子或经过改写后与原文相近的短文、句子填空等。这类题型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加进了词汇、语法和学生对语句组织等的综合考查成分。对大多数考生来说该题型难度较大,失分颇多。
  
  二、解题思路与技巧
  
  1. 阅读理解正误判断题。这类试题要求学生依据短文内容对试题后给出的句子进行是非判断。其一般解题思路是:
  (1) 阅读原文、捕捉信息、理解大意。先通读原文,捕捉文中所提供的信息,抓住文章内容概略,理解短文的大意和理清全文脉络。阅读短文时不要过分推敲语言点,主要应捕捉内容要点,掌握主旨和作者意图。
  (2) 审读题目、找关键句、推理判断。读懂短文内容后再审读题目,把握每个待判定句子的含义,通过寻读法在原文中找出与每个问题相关的词句与段落,并进行认真比较分析,不能凭印象想当然、胡乱猜测,然后依据短文内容对试题所给出的句子进行是非推理判断。判断试题时要注意:只有完全符合文章意思的句子,方可判定为正确;那些基本意思相符,却仍有某一点不符的应判定为错误;有些试题要从英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入手,提高答题的正确率;绝不可先看一道题目,就将短文搜索一遍寻找答案,这样反反复复不仅费时,而且由于缺乏对文章意思的全面了解,判断时往往有很大盲目性。
  (3) 重读短文,逐题复查、核查无误。完成正误判断后必须将短文重读一遍,加深对短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对每一道题进行复查,对有些似是而非的句子,一定要重新认真识别。
  2. 阅读理解选择题,是中考阅读理解最常见的题型。其一般解题思路是:
  (1)通篇阅读、了解事实、掌握大意。先把短文从头到尾阅读一遍,找出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主题段和主题句,以明确短文所叙述的内容概况,把握全文脉络和中心思想。阅读的顺序一般是先读短文,再看题目,然后逐题作答。若文章较长、生词较多、难度较大,也可以先将测试题目通览一遍,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文章。这样对与答题有关的段落、句子反应敏感,而对其他与答题无关的部分可以不必花费太多时间,阅读速度就可加快些。
  (2)弄清考点、逐句细读、判断选择。在正确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认真细读短文后的题目内容和要求,结合选择项弄清考查要点,然后带着题中的问题再参照原文相关的段落,逐句细读,认真推敲,最后着手进行判断选择,采用排除法找出正确答案。答题时要注意:各小题所提供的备选项,排除语法、结构有错误的和与短文意思不相符的选项来确定正确答案;对短文中的生词或看不懂的句子,应大胆根据构词法及上、下文意思进行猜测,尤其对涉及文中某个词或某个句子含义的选择试题,要根据文章所阐述的主要内容及上、下文的内在逻辑关系,大胆分析推断、去伪存真;对于涉及文章主旨、大意、作者意图及短文标题等试题,可统观全文,根据所提供的短文材料,结合已学过的自然、社会及科学知识加以综合理解、分析推测或按作者的思路进行推理选择正确答案;可先做在文中能直接找到依据的细节题,后做主旨题、推理题,在对材料有更多领悟的基础上再进行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把握性就更大。

  (3)复读全文、抓住要点、验证答案。在完成全部选择题后要复读短文核对答案。重点抓住所确定的选项内容,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由表及里地进一步深入分析推理,看是否与文章深层含义相符。凡有怀疑的应该重新分析、判断。
  3. 任务型阅读理解。这类题型是综合考查学生对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性考查,这是学生容易丢分和难度较大的题目。它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填写图表、词义猜测、句子翻译、改写句子或填空等。其中回答问题是最常见的题型,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法、句法等组织英语言用书面形式答题的能力。其一般解题思路是:
  (1)阅读原文、把握信息、理解语境。先认真阅读所给的原短文,准确把握文中所提供的信息,要纵观全文、综合考虑,搞清段落大意及文章的中心意思,正确理解语境。
  (2)在正确理解原短文意思的基础上,细读各题所给的答题要求和所提的问题、图表和留有空格的句子或短文,再寻读原文中与之相关内容的句子或语段,并进行比较分析和从语法角度确定其答案。解答试题时应注意如下几点:可先解答从原短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试题,后做逻辑推理试题;尤其是做回答问题的试题时还必须紧扣问题作出符合语法正确、词语搭配得当、句型结构以及人称、时态、语态上简洁而完全正确的答案;做表格应尽量根据示例填写与所给材料相关句子或段落的中心词、句;对填空题要寻读有关的段落或词句,并仔细对照留有空格的句子,精确理解并找出充足的依据来确定该空格应填的词义、词形;对词义猜测、句子翻译、改写句子就更要把握原短文中心意思、上下连贯、把握全文来进行推敲作答。
  (3)审读全文、上下参照、逐一验证。完成试题以后,再将原短文和所答题审读一遍,上下对比参照,逐一检查答案是否符合原文主旨和细节,语法结构是否正确,如有不符,则应重新核查修正。
  总之,考生要消除紧张心理,轻松愉快地答题,对短文中的人名、地名、生词或看不懂的句子,应大胆根据构词法及上、下文意思进行猜测,对阅读理解难度很大的材料,也不一定需要完全读懂,可采用略读、扫读、找读、跳读等阅读方式,只要能正确解答题目和较好地反应出平时在阅读理解上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就达到了评价考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后雄.中考全解王[M].新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5,P178-183.
  [2]吕淑香,郭连荣.中考总复习一本通[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P270-2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9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