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汤燕英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才有可能获得知识和成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本文对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学习兴趣 情境 实践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能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然而,相关心理学的理论认为: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学起来相对较枯燥无味,使得不少学生对它缺乏兴趣。那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一个良好的数学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
  (一)用生活材料创设情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因此我们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问题巧妙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一道关于大雁塔和小雁塔的问题:西安大雁塔高64米,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小雁塔高多少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出示例题之前先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了名闻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出示相应的图片),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解决一题和大雁塔、小雁塔有关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用趣味材料创设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借助趣味性材料可以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教学内容的情境,从而积极地主动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求百分率”的时候,由于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枯燥,不少学生提不起精神。刚好有这样一道题目:用250克死海的海水能制出75克盐,死海的含盐率是多少?我灵机一动,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有一个湖泊,即使不会游泳的人躺在湖面上也不会下沉哦。”不少学生一听顿时精神抖擞了起来。我接着说:“这个湖叫‘死海’,地处西亚,是世界上最咸的湖泊,因为死海的含盐率特别高,所以人躺在湖面上也不会下沉,下面我们就一起帮死海算算它的含盐率吧……”有了这样的情境,学生对计算含盐率充满了兴趣,也就对含盐率的意义印象特别深刻。
  二、巧设悬念,诱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悬念”是指教师运用简洁精彩的语言,生动传神的表情,惟妙惟肖的讲述,将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能,集中地深化成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并适时地“抛”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神秘感,以引起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丰富想象力。
  (一)设“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困惑,从而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在教学“体积的意义”一课时,我先为学生讲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讲完之后问学生:“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学生回答:“乌鸦把小石子放进了瓶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就喝到水了。”我接着追问:“水明明没有增加,水位怎么会上升呢?”学生忙着回答:“因为石子占去了瓶里的一些地方……”在这一连串问题的激发下,“体积的意义”已经呼之欲出,在此基础上再揭示体积的概念,学生自然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设疑”,学生能充满热情地进行思考,从而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设“难”
  小学生有着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设“难”,可以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情,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点时,我预先为学生准备了许多不同长度的小棒,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搭出一些三角形,学生能很轻松地完成任务。紧接着我问学生:“老师再任意给你三根小棒,你是不是一定能搭出一个三角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能!”于是我不慌不忙地让学生拿出3厘米、4厘米、8厘米三根小棒,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搭一搭,学生个个认真地在那里摆弄。没过一会,不少学生发出了嘀嘀咕咕的声音:“不行呀。”“还差一点就围起来了。”“我这边多出了一点。”……此时,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围不起来?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边具有怎样的特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迅速调动起来,马上进入了积极的思考状态。
  三、动手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实践中会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不仅用耳朵听、用眼睛看,还要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后,有这样一道题目:有一张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从四个角各剪去一个正方形,再折成一个高1厘米的长方体无盖纸盒。这个纸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读完这道题目之后都感觉无从下手。此时,我让学生拿出一张纸,按照题目的要求剪一剪,做成一个无盖的纸盒,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然发现:折成的长方体的高就是剪去的那个正方形的边长,长方体的长是8-2=6厘米,长方体的宽是4-2=2厘米,因此,长方体的容积为6×2×1=12立方厘米。学生通过动手做一做,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远远要比老师单纯的讲解有效得多。
  我们的数学课堂要给学生多提供这样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学数学”,更要让学生“做数学”,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真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回归生活,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数学课堂中,如果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就要求: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教师要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教育回归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打折问题》这一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前我这样问学生:“每到节假日,商场都会打折,你听说过‘打折’吗?说说你对‘打折’的理解。”在学生进行初步交流之后,我又告诉学生:“‘打折’和我们现在学习的百分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要起来来学习‘打折问题’。”
  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让现实生活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形象,使学生在感悟中发现数学的作用、价值与意义。
  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在乐中学,逐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9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