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究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25例非ST段抬高型患者归为甲组,30例ST段抬高型患者歸为乙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甲乙两组在三支以上病变和单支病变发生率、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CTnI峰值、CK峰值差异上,全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多种血管易发生病变;心律失常等情况常发生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且大部分患者为单支血管病变。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30例ST段抬高型患者归为甲组,将25例非ST段抬高型患者归为乙组。甲组中男16例,女患14例,年龄47~79岁,年龄均值为(62.7±3.7)岁;乙组中男15例,女患10例,年龄45~79岁,年龄均值为(62.1±3.4)岁。以上患者之间常规资料差异较小,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全部开展实验室和心电图检查。
  1.3 观察指标
  将患者CTnI(肌钙蛋白I)和CK(肌酸激酶)峰值、基础疾病。本次实验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详情是将患者治疗时的相关检查结果、上级医院做冠脉造影结果以及冠脉
  CTa结果综合分析所得。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由统计软件分析,[n(%)]为计数资料,选x2检验;(x±s)为计量资料,选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55例患者基础疾病和CTnI、CK峰值
  在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CTnI峰值、CK峰值上,甲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2.2 比55例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
  甲组15例三支以上病变、9例双支病变、5例单支病变、1例无病变,乙组5例三支以上病变、9例双支病变、11例单支病变、0例无病变,两组在双支病变和无异常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支以上病变和单支病变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人口老龄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心脑血管疾病病发率,其中一种较常见的为急性心肌梗死,病发后会严重损伤患者机体中血液循环。大部分患者是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展而来的,主要是多种因素致使斑块破裂,进而出现血栓阻塞血管,以产生心肌梗死。该疾病在临床中根据心电图可分成ST段抬高型、非ST段抬高型,诱发因素与斑块脱落阻塞冠状动脉血管相关,然而临床表现却不同。在ST段抬高型中,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较轻且少,表示病变时期短且产生侧支循环率较低,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通常在50%以下。在非ST段抬高型中,血管狭窄与以上情况相反,且病变时间常且有多支血管病变。
  在此次实验结果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三支以上病变率多于三支以上病变,而单支病变少于ST段抬高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ST段抬高型冠脉已全部被红血栓阻塞,非S段抬高型冠脉未全部被白血栓阻塞。因此ST段抬高型需开展溶栓治疗,而非ST段抬高型使用的溶栓药物不会对白血栓产生功效,因此仅开展抗栓治疗。两组患者在肌钙蛋白I和CK峰值差异上,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种指标和梗死面积相关联,非ST段抬高型患者中,大部分病灶较小或者病变只出现在心室壁内层,因此梗死面积相对较少,而ST段抬高型患者梗死面积更多,肌钙蛋白I和CK水平会明显提高。在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率上,ST段抬高型也多于非ST段抬高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主要是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功能较差,易发生动脉硬化。
  总之,在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以及血管病变等临床特征差异较大。
  参考文献
  [1] 刘 辉,等.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J].山东医药,2016,56(11):41-43.
  [2] 张 宁,等.急性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比较[J].中国医药, 2016,11(4):465-468.
  本文编辑:李 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18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