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ICU导管相关性感染护理干预方法与干预效果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ICU导管相关性感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差异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30例)进行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13.3%)导管感染率与对照组(40%)相比差异十分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患者采用相关性感染能够显著降低感染率,应该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感染;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3..01
  ICU是医院当中最为特殊的科室,该科室所收治的患者疾病类型多样且病情变化比较急切,患者发病以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与此同时,ICU是医院感染率发生率较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较差,因此临床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来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本次就ICU导管相关性感染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ICU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根据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7.6±2.6)岁;实验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6.8±2.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中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方式进行护理,患者入院以后加强日常的护理工作,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治疗方式和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①严格无菌技术。利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液保持瓶装,同时每张病床中配有手部皮肤消毒剂。医师在进行相关操作时要执行无菌技术,采取有效的皮肤消毒方式;②留置导管时间。每日评估导管穿刺部位、患者病情、体温等指标,及时将不必要的静脉导管拔除,降低感染发生的可能性;③选择置管部位。置管位置能够对感染的发生率产生较大的影响,股静脉穿刺置管的发生率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发生率分别为最高和最低;④选择和更换敷料。首要选择无菌透明的敷料,能够对穿刺点局部的皮肤情况进行观察,对于出汗较多或者渗血较多的患者要选用无菌纱布;无菌透明敷料每3 d更换1次,无菌纱布每天都要进行更换。敷料如果潮湿或者发生松动要及时的进行更换;⑤导管接头是对导管内面造成污染最为初始的表面,为了不造成感染,在输液前利用浓度0.5%聚维酮碘进行严格的效度,再接上输液器,利用无菌小方巾进行固定,每24 h更换1次小方巾,输液装置每24 h更
  换1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处理数据,并发症发生情况行卡方检验,以x2表示,治疗依从性行t检验,以(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总感染率为40%,实验组总感染率为13.3%,实验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45;P=0.0195;P<0.05)。见表1。
  3 讨 论
  ICU重症病房的危重病人比较多,医务人员多、导管多、患者的并发症也比较多,这就使得其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重症患者在治疗时,需要通过中心静脉穿刺来留置导管,从而能够让患者进行输液和输血工作。而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中心静脉导管会造成相关性的感染,这是ICU科室感染最为主要的原因。重症患者对于气管内导管的使用次数比较多,器械因此会发生污染从而对患者的呼吸道产生影响,例如留置导尿管过久会造成尿路感染,从而引发并发症,因此要做好对应的措施。护理人员要定时打扫病房并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挨次要制定好规章制度并且在实际中严格的落实;再次要提升对感染的重视程度,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让其掌握好科学的防护措施;最后做好对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感染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及时进行消毒。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组导管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比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对重症患者实施相关性导管感染的针对性护理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具有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包秀芹,王 茜,陶爱华,等.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护理进展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8):193-194.
  [2] 何秀娟.预防性护理对腹膜透析患者导管感染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3):40-41.
  [3] 尹志燕.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J].智慧健康,2018,4(34):114-115.
  本文编辑:赵小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101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