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首先介绍项目教学法的含义、特点以及作用,然后说明其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方位健康发展。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以期促进项目教学法的完善,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 键 词] 项目教学法;中职学生;机械制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112-02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脚步不断加快,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逐渐从专业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而中职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教师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将项目教学法与班级实际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是指通过实施完整的教学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各项潜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班级气氛更加活跃,同时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进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一味进行单方面的教学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领课堂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以及责任感,进而促进学生增强领导能力。
项目教学法可以实现由学生引导教学方向,让学生自主分配课堂时间以及布置学习任务,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问题,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加强沟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锻炼。项目教学法与以往教学方式不同,它比较新颖,而且可以将课堂教学转化为实践教学,这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可以更好地应用。
项目教学法能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让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旁观者,更加清晰地观察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项目教学法还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范围以及重要意义,还能督促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三、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打下良好的基础之后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从容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项挑战,进而帮助学生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中职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后还能将创新能力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帮助我国不断发展经济,提升我国科技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从而促进我国提升国际地位。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听课,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减弱,机械知识基础较差,这样就使学生难以赶上教师正常教学进度,教师难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更严重的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同时还影响班级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而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机械制图的学习。学生主动要求教师讲解知识,同时对自己不清楚的知识点向教师提问,这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教学自信,教师和学生都在一个相对比较舒服的环境下进行交流,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被拉近。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班级内部会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这能帮助学生提高整体学习成绩,还能促进学生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
教师首先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将班级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通过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项目教学。通过小组教学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而且通过项目教学法,小組内学生可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而且通过小组学习还能增强学生的反思能力。学生在进行机械制图学习时,通过和组内同学的沟通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对自身不足进行反思,这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从而实现自主提高。教师布置课堂任务让组内学生共同完成,组内学生会对课堂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交流和理解,进而帮助组内学生整体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组内学生的分工不同,学习侧重点也不同,这就使学生可以就自身比较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组内其他同学增强对知识的了解,因此也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也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三)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进行课堂实践时,可以感受到制图的樂趣以及发现制图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所学机械知识以及操作方式。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工作的不易,进而更加珍惜校园生活,提高对学习的重视,进而健康发展。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主动发现学习的乐趣,发现学习问题之后有效解决,这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提升学生面对困境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教师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一旦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朋友关系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同时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自信,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方式,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形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之后会更加容易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进而促进学生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良好发展。
四、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反思和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将理论知识同生活实际完美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学习乐趣,从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一)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课堂知识讲解中
中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机械知识的讲解。由于机械知识比较复杂,如果只是依照书本进行讲解很难使学生完整了解所学知识,而且学生也想象不出机械零件在运动以及加工中的形状,这就为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机械制图的教学任务不只是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制图技巧,进而能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使用橡皮泥捏出零件的形状,然后再根据零件的形状制图。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所学的机械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自信,逐渐提高学习成绩。
(二)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小组学习中
中职教师可以将项目教学应用到小组学习中,根据课堂实际教学内容布置小组学习任务,让组内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小组教学还可以在同学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使组内学生互相帮助,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对于复杂零件学生个人完成情况也比较差,因此会耽误整体学习进度。例如,在进行泵体类零件制图时,教师可以进行小组教学,使组内学生进行分工,共同完成制图。组内学生在分工之后各自针对自己的部分进行制图,然后将零件图用电脑绘制出来,然后进行小组演示,教师以及其他小组的学生对该名学生的作品打分以及点评,最后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适当奖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展示活动中
学生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针对实际教学内容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完成之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和其他学生再针对作品给出自己的建议。在成果展示过程中难免会发现制图问题,学生可以将制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共同汇报给教师,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处理措施进行点评,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同时提高制图能力。通过小组展示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通过奖励优秀的小组可以增强班级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他小组学生更加努力地弥补自身不足,同时加强组内合作,使班级内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进而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健康地发展。
五、总结
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推动教学方式的革新。因此,教师应当增强对项目教学法的重视,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12(20):30-32.
[2]袁晓霞.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7(5):181-182.
[3]白雪童.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3):35.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36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