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数学潜能生的转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遇到部分对学习数學兴趣不浓,甚至对数学产生厌倦和恐惧情绪的学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潜能生”。潜能生又称学业不良的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学习困难而达不到规定的学习要求的学生。其特点为:(1)学习成绩长期而稳定地达不到规定要求;(2)身心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3)造成的潜能原因不同,但潜能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潜能,通过干预或辅导是可以转化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潜能生的不同成因,来取有效措施,使潜能生得到转化。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
  《北京文学》曾有篇文章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 “没有差的学生, 只有差的教师”。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差生不差,差在老师的发现。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研究,我发现写作业评语,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好的学生更好更有信心,差的学生也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加学习的自信.
  一、评语可以指导学生做题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等评语实际是向学生提出思考的路线。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不责骂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了劳动。”“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 希望你更上一层楼。” 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学生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评语可以拓宽学生思路,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利用评语适当给予启发, 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运用知识的迁移,利用评语:“解得巧、方法妙”肯定其独特见解的学生。对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可以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验证归纳总结应用,使他们敢于大胆地去想去做,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例如,对于学生由于粗心不认真而造成的书写过于潦草,通过给他们一次次评语的鼓励,现在我们班有四分之三的学生书写已经达到了很完美很规范的地步了。
  潜能生长期处于挨批评, 遭白眼,受歧视,遇冷漠的人文环境,形成较强的逆反心理,可能“软硬不吃”,对表扬也不例外。其实“表扬” 学生也是有学问的, 尤其对潜能生的表扬更要讲究策略。具体说来, 要注意三点:
  一要分寸适度。如果表扬分寸不当,学生要么认为老师轻描淡写,做做表面文章,因而不屑一顾,要么认为老师廉价表扬糊弄三岁小孩,因而呲之以鼻。我在肯定个别学生成缋的同时,也策略地批评了他纪律散漫等不足之处,让他觉得老师的批评和表扬都能实事求是,因而心服口服。
  二要态度诚恳。表扬潜能生一定要真诚中肯、满腔热情,因为只有当潜能生感到老师的表扬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他才会由衷感动, 从而收到动之以情的效果。针对潜能生最惧怕的回答问题,我则是先让好学生回答几遍,然后再提问他们,这样他们就能根据别人回答过的答案再复述出来,这时我通常都是及时的进行表扬鼓励,还有提问他们比较简单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要把握契机。潜能生的闪光点, 具有突发性偶发性的特征, 不是经常能够表现出来的,往往稍纵即逝。所以,我们一旦发现了,就应该抓住不放,让它定格,及时表扬,让它发扬光大。我们班熊宇阳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堂当菜园,打架是便饭,脾气暴烈,不接受老师批评,“顶牛”的事屡屡发生。他有一次数学考试成绩居然很好。作为班主任老师,我高兴之余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闪光 点”,也是“转辅”的好契机。我一方面找他个别谈心,充分肯定他的成缋,鼓励他自信、自尊、自爱,同时教育他要学会尊重别人,尊敬老师;另一方面,在班上公开表扬他,目的是让他自尊心得到满足,自信心受到激励。 从此以后,老师们惊奇地发现,熊宇阳同学仿佛脱胎换骨,前后判若两人。他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积极上进,书写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也上升很快。
  转化潜能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 转化潜能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多给潜能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潜能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潜能生的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7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