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在全班形成开放的、快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之间相互激励、相互鞭策。真正有效地合作学习也就意味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效。因此把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就抓住了高效课堂的精髓。
  【关键词】:正确表述;认真倾听;精心分组;选好问题;
  合作学习不仅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推广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教学策略,各地如火如荼地探索、研究、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我也不甘落后,纷纷参与其中,一直在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题的探索,并且在班级的管理活动中也逐步实行了自主管理,从课堂学习到班级管理都体现了自主的特色,形成了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互助提高的育人体系。在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我们班学生的进步也比较明显,班里的学生阳光、上进、自信,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回顾研修之路,有很多的体会,特别是在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面,感受最多。最大的感慨就是小组要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需要营造一种氛围,需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需要讲究合作的技巧和方法,需要用评价的手段来激励……因此,我认为真正有效地合作学习也就意味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效。因此把握了小组有效合作学习就抓住了高效课堂的精髓。
  一、合作交流时,注重要求学生进行正确的表述,认真倾听
  组际交流时学生常常以“我”而不以“我们”进行表达,当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时,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学生七嘴八舌,只顾自己讲,不会倾听;或是在小组中学优生主宰一切,承担了主要责任,其他学生则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状态;或是人云亦云。他们的思维就不自觉地趋同于教师的代言人——小组组织者的指向,致使富有个性色彩的求异思维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肯定,致使某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扼杀在萌芽状态。这种无效的合作不但达不到“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的目标,而且还会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事倍功半。
  二、精心划分学习小组,教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
  课堂中的有效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的,组建学习小组是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强强联合,弱体结队,只会使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而后进生则成了看热闹的旁观人。学习小组不是普通课堂上同桌前后位的简单组合,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分组。要求构建小组可按照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分组时要充分考虑班里每个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性格爱好及性别等因素,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这样组建的小组可以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平等竞争,协调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
  组建好学习小组后,并不等于学生就能进行合作、就会合作。在合作交流中,教师还应该先让学生明确“合作交流学习”的规则,才能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达到高效质量的课堂。大家都知道: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并能在交流中提高,在辩论中明晰,在合作中学到知识。这种“游戏”的规则应该是:每个组员都必须明确合作中的任务。因此老师首先要选拔出得力的组长,这个组长要求具备一些条件:要有组织和协调能力、要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要有创新精神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学习成绩应该优秀。小组长就是具备这些综合素质最强的学生。
  其次,老师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互助意识的培养,让优秀的学生明白,教会差生学习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让他们意识到帮助差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耽误自己的时间,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对于差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给他们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要充分肯定差生的每一点微小进步,鼓励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索中。在合作中要求每个组员都要勇于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特别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现在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还要要求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一来,后进生也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其自信心。
  三、选择适合的合作内容,把握恰当的合作时机
  小组学习任务通常根据教材、教参来设计。若既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兴趣和需要,也不考虑合作学习的特点,结果往往是:学生对任务缺乏兴趣和准备,合作学习积极性不强,一些原本只通过简单讲授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的一般性知识技能,偏偏要花时间、费力气,在小组内反复讨论交流。交流与合作并不是随时随刻都能进行的。交流与合作没有必要,也不能简单的进行规定。合作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为学生对问题的研究服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选择适合或需要合作的内容,把握好每一次合作的契机。结合数学教材确定“合作学习”内容是既注意有一定基础性,有要有具有不同的层次性,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全体学生的主动思考,在学生愤悱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在交流、争辩中获得启迪,获得灵感;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又准确又迅速的完成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在每节课的重要环节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小有收获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在交流中领略他人的思维策略与方法;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需要交流共享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从中受到启发,学会理解他人,欣赏他人。
  四、教师实时监控,及时指导
  良好的合作学习小组必须有教师良好的监控。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薄弱,如果没有教师的监控,合作小组的学习必将是放任自流,流于形式的。因而合作学习小组在开展学习的时候,教师必须要随时进行监控,确切的说,教师应该参加到学生的学习讨论中去,及时掌控学生学习的动向,教师既是一个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更应该是学生學习的监控者。数学中的合作学习,更多需要合作者之间的表达与倾听。在讨论交流中,学生的精彩发言往往会碰撞出其他几位同学的思想火花,认真倾听至关重要。我们不但要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要训练和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怎样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怎样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怎样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一做法使孩子们的说在听的基础上,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大家互相借鉴,互相启迪,达到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目标。从而,双方达成了有效的合作。
  五、总结评价,重视激励
  在组员汇报合作交流的结果后,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评价。不但要对所得的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小组和组员的表现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这样才能激励学生上进,促进学生勤于思考、乐于交流合作。
  教师要坚持不懈的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小组合作交流是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在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中,只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大胆地表现自己,展现自我,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比较显著,课堂的高效一定会从之而来。
  [参 考 文 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 学苑出版社
  2.文涛 《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育理论与实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74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