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游戏在幼儿基本活动中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游戏在幼儿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活动,游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主要的引导作用,我们应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让游戏作为幼儿生活中的主导,让游戏在幼儿的生活中发挥作用,不需要让超前学习占据幼儿的游戏时间。
  【关键词】游戏、主导、发展需要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经济不停地发展,人们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早期教育。“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所有家长的心声,不仅仅只是物质方面,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给孩子报不同的兴趣班,培养他的爱好,和别的孩子攀比,谁上的兴趣班多,谁会的东西多,却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要。通常,大部分家长聚在一起,讨论的往往是“我家孩子才三岁就会写字啦”“我家孩子现在就会算数算到一千了”等等。甚至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时候都会事先询问“教不教识字”“算数教到多少”等,很多家长通常会因为幼儿园不教这些“知识”而不选择。也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为了顺应这种趋势,而将这些知识提上日程,那么,这样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好的吗?我认为,幼儿阶段的孩子,最主要的是需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想象力以及思维发展,让孩子在游戏中探知世界。
  一、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出儿童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相当于婴儿期。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本阶段主要特点是:儿童只是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本阶段儿童在认知上的主要成就是:主体和客体分化和因果联系的形成。
  2.前运算阶段(2-7岁)具有具体形象性,思维不可逆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语言迅猛发展,动作图示符号化,自我中心主义。
  3.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能够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进行群集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可感知的事物,可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假设演绎推理,青春期自我中心,儿童发展思维已接近成人水平。
  从皮亚杰的上述理论中可以看出,儿童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要遵循幼儿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来进行,循序渐进。
  二、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
  1989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单位,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他的身心发展需要,设置相应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各种情绪。
  1999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规程》中提出的具体的建议做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且强调了,幼儿园一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
  游戏作为幼儿园活动的基本,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在游戏当中,幼儿的情感、认知、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幼儿需要全部身心投入,有非常强的主动性,这无形的锻炼了幼儿的专注力,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选择不同的材质、不同的游戏、都在锻炼幼儿不同的能力。
  控制幼儿游戏的动机又分为三个:内部动机、直接动机、内部控制。游戏是在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才会产生的,因为幼儿想玩,才会产生动机,这个是幼儿自主自发的,并非受到强迫才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情绪是愉悦并且开心的。幼儿游戏就是直接动机,游戏并不是“无目的”的,游戏本身就是目的,游戏的过程带给了幼儿满足感。
  三、游戏的基本理解
  人们对于幼儿园游戏的理解有很大的误区,人们印象中的幼儿游戏是闲暇时的调剂品,认为游戏只是在自由活动,目的只是让幼儿自己玩,打发时间而已,并不能从中间学到东西,这往往是对幼儿游戏上的认识还不足够,这些游戏是幼儿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需要及发展所设定一日生活中的必要环节。
  四、超前学习的弊端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只有超前学习才能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同龄人,只有认识更多的字,学会具体算数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常常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聪明”,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于同龄人,给孩子报不同的兴趣班,压榨幼儿的游戏时间,逼迫孩子学习。那么,超前学习有没有好处呢?有的,它会让你的孩子暂时看起来“聪明”。但是带来的弊端也是非常大的,超前的学习会让孩子的自信心膨胀,甚至产生自大的心理,认为自己什么都会,这些都不需要学习,间接影响孩子的专注力。甚至有些孩子过早地给他学习不属于他这个阶段所需的知识,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
  学龄前的幼儿骨胳肌肉都并没有发展完善,过早的写字会影响幼儿骨胳的发育,还有不良的坐姿以及握笔方式会影响幼儿的脊柱发展。学龄前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握笔写字的阶段,过早地学习写字,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在游戏要做到满足幼儿身心需要,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游戏中应该是开心的、高兴的。通过游戏可以体验到各种情绪,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满足感,产生愉悦感,并且不会因为目标没有完成而产生挫败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2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