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与深入应用,在當前小学教学中,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据,加强基础教育中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度。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更为有效的培养策略加强对其表达能力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方式;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新课改教学影响下,学生培养的标准逐渐产生了新的变化与个性要求。为有效改善小学作文教学中传统教学思想方式的使用,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更好培养,促进学生在作文学习中文字表述与情感表达技巧的更好应用,通过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促进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更好培养,以此提升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对作文意义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在当前小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小学生作文课堂讲评中,可以发现在小学生写作中常见的现象是胡编乱造,以及东拼西凑等。学生写作是为了完成任务,应对考试,在写作中通常使用别人的套路或采用常见的写作形式,学生在写作中会有一种凑字数的想法,最终与写作课的课设本意相违背。对学生写作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情感的抒发,以文字传递思想。为了应对考试所创作的文章,缺少情感的支撑,由于对写作本身认知的不对,造成了学生在写作中缺少质量,最终表达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
  第二,学生对作文素材理解深度不够。在写作中,学生创作思维技能是以大量素材的积累与写作经验作为基础支撑。就当前小学生学习情况而言,质量与数量不成正比,造成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作文的质量好坏与学生日常所积累的写作经验以及文学素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积累大量的文学素材的同时,学生应该能够对其中的含义进行深入理解,保证在之后写作中更好的应用。
  二、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欠缺原因分析
  第一,学生日常创作素材积累不足。因为小学生学习作文时间过短,在作文中对情感的表达会受到一定限制,通常在写作中会受到示范作文的影响,选择一些格式化的文章应用,在造成学生最终呈现出的作文具有一定机械化,整体的文本情感解析化严重,多种不足体现了学生在写作中缺少想象力与写作欲望。为此,需要对学生的共情加以培养,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更好提升。
  第二,部分教师对范文的分析不够精准。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沉迷于使用范本引导学生,但课堂中教学时间有限,通常对范文的讲解知识以一个片段为主,长此以往会造成范文解读情感呈现的突然,无法将学生思想充分调动。为此,需要教师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与情感连接,将范文中所使用的表达技巧与表达方式言简意赅地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避免理论知识的缺失无法支撑实际应用。
  三、在作文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教师在作文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堂前的环节:注重积累
  第一,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在小学教学活动的实施中,不断的积累是良好作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基础,在该时期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应该多加鼓励学生,增加学生表达想法的勇气,通过事物表象表达情感想法,对学生多加询问。例如,询问学生所看、所思、所感、所想;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做到充分的了解,以及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询问,根据日常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感受与观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逐渐以文字为媒体将情感叙述,通过绘画、日记等书面形式将日常活动所积累。
  第二,学校环境中营造读书气氛。小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浓厚的探索欲与求知欲,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环境的良好构建,树立良好的班风,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引导学生加强在阅读与素材积累中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通过对课文的简单复述,以及课外故事演讲等方式引导学生加强情感的表达,以及定期进行课堂小作文叙述,以口头形式进行,到达对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的目的。
  2.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情绪
  小学教学中课堂时间较长,一般是以四十分钟为主,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较短,教师不仅要通过有限的教学时间保证教学效率,同时需要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适当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促进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培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体验性的感知,加强学生生活与表达情感的更好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适当对学生进行一些引导,促进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同时能够更好地将情感沉入其中。体验情绪的感知是以兴趣为基础,加强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更好地促进学生思考,最终所呈现出的表达内容更加丰富且真实。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与题目的感知强化,在作文题目中产生共情,对其中的情绪进行理解,从而保证作文质量。
  3.加强小学生思维中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的联系
  在针对事物本身进行描写与叙述的过程中,应该适当促进表象与联系的联系性。小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想法过多,且自由天真,在表达中总会出其不意地展现出其他人所没有在意过的细节特点。例如,在读后感的任务完成中,作为形式表达的一种方式,主要是以书中内容为根据所展开,通过抽象的概念加强对情感的把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培养,可能会对理解能力的运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发生阅读困难,如果学生自身的阅读素材储备量不足,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证学生能够以客观情感出发,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精准的把握,适当改变教学方案,通过范文的展示将内容中已学或未学知识适当结合,对文章做到全面了解,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理解力的掌握,促进学生的文本感知度,不断加强学生表达经验的积累,促进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表达能力的更好提升。
  综合而言,在当前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表达作为一种能力,是学生与生俱来的,但是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难以对其做到良好的运用,造成学生作文写作出现一定的问题。为促进作文教学质量的更好提升,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教育的更好实施,强化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挖掘,促进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陈光钰,王洪平.小学作文教学中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2018(12):105-108.
  [2]王翠贞,王梅霞.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具体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2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