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适应力”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参考“穗港青少年交流计划”团体心理辅导理念和技术,针对全寄宿学校德育难题——新生适应问题,设计并开展“适应力”的系列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新生活,减少因适应问题带来的各种宿舍、班集体管理困境,获得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同时,也获得班主任学生工作水平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 适应力 团体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1实施的背景介绍
“穗港青少年交流计划”至今,已经举办20年,她的核心理念“以生命影响生命”,团体心理辅导促进人与人交往,带领每位参与者经历心历路程,互相理解彼此,感悟自己与对方,发展积极的生命动力,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获得成长。本人作为小组导师参加过其中的两届,亲身看到见面时完全陌生,各自为营的穗港两地青少年,第一天打破人际距离,第二天挑战团队困难,第三天深入交流,第四天成为战友,挑战城市,最后一天最后难舍难分,多年后仍然定期相聚的场面。这其中不乏各种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运用。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在思考该如何跟我们实际相结合,因为我们不可能照搬六天五夜的活动,我们也没有穗港青少年交流的大框架与权威,因为我们面对是的即将在班级、在宿舍是朝夕相处的学生,怎么能让他们在短短时间内互相认同并接纳,还有接纳他们的学校和老师。我们想到了提高学生的适应力。
2实施过程
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初级中学,每年9月的初一新生适应问题非常突出。对于刚踏出小学校门,离开父母的初一学生来说,不仅校园、同学、老师是陌生的,他们需要适应跟小学不一样的学习内容,还需要努力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吃住环境和宿舍人际关系,怎样面对这些新鲜的人和事物,尽快地适应、融入新环境是初一新生面临的问题。
以“团队成长”为核心的“快乐成长营”,通过一系列渗透合作、团结、沟通、信任的成长游戏,引导孩子在自发动力的状态下,自发地缩小人际交流的鸿沟,获得更健康的友谊,从而减少适应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尽快融入班集体,促进班集体的快速运作,建立凝聚力强,合作度高,在沟通、信任中奋发向上的班集体。
2.1教师营:对班主任和科任进行全员培训
我校现有专职心理教师2名,学校大范围集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往往受到人员、场地和时间的制约,因此,通过对教师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基本方法与技巧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8月底,在初一新生报到前一天,由学校两位专职心理教师,对新一届初一配置的全体教师(班主任和科任),开展“初一新生快乐成长营”活动导师培训的“教师营”,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通过对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和技巧的培训,掌握有效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在学生营活动中,通过体验游戏,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认识新同学、新老师、新班级、新学校,学会沟通与合作,凝聚班集体。
在最后感想感言环节中,强调重点不是游戏的胜负,而是学生对活动的感悟和分享,而且除了每个环节的分享,也注重对一整天活动的感悟与分享,因为这天是他们新入初中的第一天和新老师新同学们一起活动,然后在班级里进行分享。
2.2学生营: 适应新环境,快乐同成长
“适应新环境,快乐同成长”的内容以“团队成长”为核心,包括“团体目标”、“团体热身”、“团体建立”、“团体凝聚”、“团体融合”五个成长步骤内容。活动形式主要有游戏、竞赛、分组交流讨论、角色扮演、分享感受和收获、总结提升、填写活动意见问卷等。参加人员是初一级18个班1000多人,持续一天,地点为各班课室。
在每个环节,与之前开学新生教育,班主任一直强调、说教“上了新学阶,来到新学校,要和同学大方热情、友好相处……”不同,学生第一次感受到在丰富多样、生动有趣、新颖独特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和身边的同学熟络起来,和班级、宿舍同学很快融入新的环境中,学生在参与、互动、体验、感悟、反思、分享中获得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得到真实的成长。
3实施成效
3.1缩小人际距离,增进同学感情,深受学生欢迎
在整个活动结束后,我们抽取2个班的学生,进行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和意见反馈,结果显示:42.7%的学生对本次活动表示“收获很大”,36.6%的学生表示 “有收获”,18.8% “一般”,1.9%“无收获”。
在活动的具体成效方面,两个班共96名学生都认为“初一新生快乐成长营”在7个方面对自己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平均帮助程度在2.678~3.311之间,学生感觉“帮助很大”集中体现在:“认识很多新朋友”、“减少新入学的紧张和焦虑”“能与新同学团结合作”、“对自己的班级充满信心”四个方面,“帮助较大”集中体现在“能与新同学有效沟通” 、“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对自己更加有信心”。如表1。
从以上的表中可以看出,“初一新生成长快乐营”,有效地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和新同(下转第59页)(上接第55页)学进行有效沟通,帮助学生认识新同学,减少新入学的紧张和焦虑,由此激发学生对自己新加入的班集体的信心。这种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实用,形式灵活生动,活动效果良好,达到了促进学生“适应力”的预期目标。
3.2班集体快速整合、凝聚,增强学生的班集体归属感,深受班主任欢迎
“初一新生成长快乐营”经过“教师营”的专题学习和培训,“学生营”的实践操作,参与教师们都表示获得很大的收获与成长,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
(1)转变了观念——新生教育不止是纪律教育,更是学生“适应力”的教育。现在通过这种活动,更加明确,除了这些纪律教育,学生更需要“尽快融入新环境”的适应力的辅导,这是一种任性关怀,能有效减少学生的紧张感和焦虑感,让学生学会自我开放、沟通、聆听、合作等方式来促进和新同学、新朋友的交流,让学生在心理上学会自我调控。
(2)快速融合班集体,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参与活动的班主任们更深有感受,为了小组和班集体的荣誉,团结合作中大胆、大方地进行有效沟通,团队合作精神很快就体现出来。而且很多学生回到宿舍也能积极带动宿舍同学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体现互助互爱的团体精神。不管是在班级还是在宿舍,集体归属感在一天之内就产生,让班主任工作省心了不少。
(3)掌握了小组、团体心理辅导一些技巧,有效地运用在班主任工作中。通过“教师营”的体验,和“学生营”的实践,及时运用培训所学到的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对学生进行班级辅导、小组辅导和个别辅导,并努力在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中渗透辅导,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与氛围。
4反思
4.1学校需加大对教师的“团体心理辅导”的培训,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从这次活动中可以看出,团体心理辅导技巧是可以非常有效地渗入到班主任工作体系中,比如班主任工作中经常涉及到的“感恩教育”、“安全教育”、“挫折教育”等主题教育。本次活动中“教师营”的活动只是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介绍和体验、实践,如果学校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加大对教师的“团体心理辅导”的培训,相信能大大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2對教师的培训还需要更细致和深入,激发教师团体心理辅导的专业性
本次活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有些班对活动只是限于“玩游戏”本身,而对活动的衔接,作用,意义没有引导学生分享;有些班主任以“严肃说教”的风格,无法调动整个班的活动及辅导成效;在培训中对班主任和科任角色责任没有明确,造成有些班班主任组织整天的活动,辛苦劳累;而没有主动性的科任只是拍拍照片,不知如何配合及协调的现象……我们需要开展更细致和深入的“教师团体心理辅导系列工作坊”的形式,让教师真正做到“能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能进行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能有效地进行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做一个身心健全的快乐教师”,以提高教师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德育专项)课题《“穗港青少年交流计划”的理念与技术及推广研究》项目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82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