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46-02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学是最早建立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它是以缜密的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手段的理论思维的严格科学。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策略就是要重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
  当今的高中教育受到传统教育和应试化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主要针对考试,只重视知识的结论,而不重视过程的分析,往往忽略过程的来龙去脉。物理规律,是物理学中的魂,是物理学大厦中的栋梁,物理学就是利用一个个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在教学中,让学生重演重要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对学生深刻理解物理规律、领悟规律发现过程中所用巧妙的方法,体验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受科学家探究规律过程表现出来的恒心和毅力,产生科学情感、形成科学态度都是大有裨益的。那么,怎样才能在物理教学中更好地贯彻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和探索。
  二、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高中物理以基本概念为基石,以基本规律为核心,以基本观念和方法为纽带,构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结构。物理学本身的抽象性,复杂性,物理观念,方法,知識结构及物理应用和技能的个体性,不可言传性,增加了物理学习的难度,使得很多学生觉得物理复杂抽象、枯燥无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高涨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才能深入到物理学科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门学科感兴趣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喜欢这一门课;二是学生喜欢教这一门课的老师。
  在教学中,教师从熟悉的生活现象提问,多利用视频,利用课件,多做随堂游戏,多做演示实验,贴近生活的小实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拓展物理教学空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不仅提高的思考能力和物理实践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课堂上难免会有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这就要求老师的表达要规范、准确、简炼、流畅。正是基于这些原因,物理课堂上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干巴巴的,没有什么激情,学生也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然而语言本身是一门艺术,运用恰当,就能激发学生情感。因此,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一个切合实际的比喻,讲述一段科学家的激励人心的故事,给学生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无声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适当发挥一下教师的魅力,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调节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物理课堂教学气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目的。
  2.努力构建自立、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探索和协作精神。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不是抽象的学生,而是具体的学生,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营造生动活泼、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形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探索,积极创新,互动的过程当中及时发现学生个体存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体系的漏洞与问题,并且对学生进行纠正和指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他们的学习办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自主交流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综合质量。
  3.通过物理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推动着物理学的发展,因此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动手操作,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最后评估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和动情感受,才能逐步形成严谨的、事实求实的科学态度。
  4.渗透思想方法,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素养。
  物理学课中有丰富多彩的思想方法,比如:理想模型、比值定义法、控制变量法、微元法、理想实验、图象法、等效替代法、极限法、整体隔离法、临界问题分析法、猜想假设法、平均思想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对称法等等,应将这些方法渗透于教学之中,内化为学生自已的方法,成为学生生命的组成部分。
  比如,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时,我们用了微元法,先回顾初中学的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的求法,显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不能直接用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来算,原因就在于速度本身是变化的,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把整个过程的时间分成无数微小的时间间隔,我们分得愈密,每一份的时间间隔也就愈小,此间隔内,速度的变化亦就愈小,如果分得足够细,就可以认为速度几乎不变,此时就可以将每一份按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完毕之后,累加即可。这就是微元的思想,之后我们学习弹簧弹力做的功时,就迎刃而解了。
  物理科学方法的显性教育着眼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根植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确定,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在多题归一的分析过程中,体会物理思维方法,提炼问题背后的规律,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培养。
  5.重视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物理思维品质主要是指人们在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并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个性智力特征。高中物理所包含的科学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
  物理教学过程应该尊重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探讨现象背后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重视一题多解,提倡不同学生之间多进行交流思辨,养成严谨的推理习惯;在思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接纳不同的观点,敢于对别人的观点提出疑问和反驳,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灵活性;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每个习题都提出自己原创的解决方案,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教学中在重视学术形态的同时,应重视教育形态,为此,教师要善于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创新问题情景,渗透创新意识,培养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相互合作交流,在精心设计的教学细节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科学方法,形成学生对科学的正确态度及责任心,使其具有学习物理和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反思的创新精神。
  本文为2018年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研究》(zkjy18075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2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