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文言实词备考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015年至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没有单独设题考察此考点,但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从阅读到理解再到答题,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它,特别是翻译,更是与此密切相关。因此,在高考文言文的备考中,加强对文言文实词的复习,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文言实词 考察类型 方法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语文试卷的难易程度比为3:7,所以在备考中,对于文言实词的复习应该以简单的常见的为主,以晦涩难懂的为辅。[1]
一、文言实词常见考查类型
1.通假字。不论是在教材中学习的,还是在练习中见到的通假字,要做一个搜集、整理,特别是一些常见常考的通假字。如:“被发行吟泽畔”中的“被”通“批”,“披在身上”的意思;“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通“背”,“背叛”的意思。“一夜飞度镜湖月”中的“度”通“渡”,意思为“飞越”。等等。[2]
2.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甲类词在特定的语境里,临时具备了甲类词本不具备的语法特征,或是临时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适合于特定语境的含义,这就是词类活用的现象。
以名词的活用为例:
A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句中的“舍”本来是“屋舍”之意,作名词,在这里临时具备了“筑舍”这一具有动词性的意义。[3]
B名词活用作状语。如: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句中的“翼”,在这个语境中意为“像翅膀一样”,作状语。
C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是使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了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这句中的“封”,本来作名词“边境”解,在这里用作使动词,意为“使......成为边境”。
D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词,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句中的“侣”、“友”为意动词,解为“把......当做伴侣”、“把......当做朋友”。
3.古今异义。文言文中出现的某个词语,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某个词语完全一致,但在古代与在现代的意义和用法有差异或者不相同,叫做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分为以下几种:
A词义扩大。如“中国”,古义一般指的是中原地区,也可以指京师;今义则指整个中国。“江”、“河”二字,在文言文中,一般是特指。“江”是长江,“河”是黄河。但是在现在泛指一般的江河。
B词义缩小。比如“久处芝兰之室而不知其臭”的“臭”含义为“气息”,“乳臭未干”“铜臭味”中的“臭”亦是如此。现在形容为气味难闻。
C词义弱化。如“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中的“病”,在古代指的是“重病”,轻微一些的病一般用“疾”;但是在现代白话文语境中,生理上或者心理上出现的不正常的症状都称作“病”,不再只是表示“重病”这个意思了。
D词义强化。如“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中的“恨”,在古代多表示为“遗憾”的意思;现在“恨”的含义程度加深,多为“仇恨”之意。
E感情色彩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含义为“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没有贬义;而现在的汉语语境中指语言行为等方面表现恶劣,不道德,为贬义。
二、实词意义的推断
文言实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在词典中一般有多个义项,这些义项又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等。而在具体文言文文本中的实词,准确的含义只有一个,在阅读过程中,应该根据该词的特定语境来推断其含义。
根据本人多年高三教学经验,可考虑从如下方面考虑:
1.参照上下文文意,推测准确含义。在阅读的具体文本中,根据上下文的文意,看时间、地点、什么人说、为什么说、对谁说、怎么说、说什么等语言环境。不但要看该词的含义在句中能否讲通,而且要看这个词与全段乃至全篇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否协调,前后语境是否一致。如: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这句话说的是孔子路过泰山脚下,听到有妇人哭于墓前,一家三代都被老虎吃了,却又不肯离开这“无苛政”之地,于是便发出感叹,且用明令的语气教育自己的学生应该记住这句话,故“识”这个实词在这里的含义应该是“记住”。[4]
2.依据语法结构,推测正确的含义。借助语法结构,看它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和什么词搭配,构成什么语法关系。如:
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史记》)
“号令一出太后”,实际是“号令一出(于)太后”,“出”是动词,“一”用在动词前便是作为副词来修饰动词“出”,那就应该是“完全,一概”的意思了。
3.利用互文理解确切含义。所谓互文,是指两个相同的语言结构互相阐发、互相补充。互文句子中位置相对应的词,含义往往相近、相同或互为补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推断词义。如:
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五蠹》)
这个句子前后两句为互文,“去”与“息”位置相对应,含义也相同,“去”的含义为“抛弃”,那么“息”的意思也应该为“抛弃”。
4.了解历史渊源。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含有不同的含义。如“百姓”一词,在周秦时是“贵族”的总称,平民无姓氏,平民只能成为“黎民”。
总结:实词是有实际意义的詞,是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和作答的重要基础。高三学生要下功夫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在高考的考场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胡兆玮,靳瑞芳.高考文言文实词的归纳与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7(12):48-49.
[2]霍颖.关于文言文实词复习有效性的几点浅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64.
[3]王庆月.舍本逐末一味求新——浅谈高考文言文复习中的几个误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06):115.
[4]钱毅,周海英.2005~2009年高考文言文命题述评[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10):51-54+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7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