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医护协作团队治疗在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医护协作团队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132例,将入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精神类药物治疗及心理辅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医护协作团队治疗。治疗持续12周,于治疗12周后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NCSE(神经行为认知状态)评分、服药依从性及述情能力。结果:于治疗前记录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评分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2周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CSE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准确性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感辨别不能、描述不能及外向型思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协作团队治疗在精神科患者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医护协作;慢性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评分;认知功能
  
  慢性精神分裂症(ehron,e sehizophrenia)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定义,应结合病期与临床表现加以考虑。凡病期达两年以上,以思想内容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行为退缩等症状为主,出现精神衰退或后遗状态,可认定为慢性精神分裂症。医护协作团队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模式,通过医护间的合作,为患者提供高效、全面以及及时的综合治疗服务[1]。因此本研究特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两组对照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医护协作团队治疗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康复科治疗的13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66人。观察组:男36例,女30例;年龄为23~75周岁,平均年龄(49.46±22.21)周岁。对照组:男34例,女患者32例;年龄为24~73周岁,平均年龄(50.06±20.9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家属均已知情同意本研究,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受试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病情稳定6个月以上;患者营养状态正常;可主动配合研究;除以上疾病其余功能健全;无其它重大脏器功能障碍者;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及非成瘾物质精神障碍;病情不稳定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患者肝、肾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项目名称:职业分工合作训练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效果研究,项目编号:2016257
  功能严重不全者;有严重脑病史,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有恶病质患者;有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舒必利片(规格:100mg 100s;国药准字H32022166),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遵医嘱口服;按要求进行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医护协作团队治疗方式。团队由2名精神科副高职及以上医生、1名患者的主管医生、2名主管护师及以上的护理人员及1名主管护士组成。由其中一名精神科医生任团长,负责领导、协调团队工作,制定诊疗方案,主治医生及护理团队负责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护理工作包括心理干预,由主治医生及主管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情况、家庭背景及个人资料等方面进行掌握,运用开导及安慰等措施进行心理辅导,缓解患者情绪。并联系患者家属给予治疗上的配合,树立患者的自信观念。鼓励患者讲述自己自身情况、目前的情感状态及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情况,提升与他人交流的积极性,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及不良心理活动,增强其述情能力。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要求患者吸气时握拳5s,呼气时放松10s,并对全身进行相同的放松训练。定期组织患者进行文娱活动,如下棋、扑克牌及体育活动等,促进患者间的交流及沟通。
  1.4 评价指标
  1.4.1 生活质量评分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运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th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core30,QLQC30)进行评价,得分表示患者生活质量。
  1.4.2 NCSE评分 得分项目包括意识能力、专注能力、定向能力、记忆能力、结构组织能力、计算能力及推理能力。按NCSE手册进行评分。
  1.4.3 述情能力 运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患者的述情障碍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情感辨别不能、描述不能及外向型思维三方面,评分采用5级评分,各项得分越高表明障碍越严重。
  1.4.4 服药准确性 对患者用药准确性进行评价,项目包括错服、漏服误服,若一项出现问题,则记为不准确。
  1.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均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計数资料用%表示,运用χ2检验,均取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于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评分,观察组患者平均生活质量评分(70.15±9.87)明显高于对照组(52.14±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79,P<0.05)。具体数据如表1。
  2.2 两组患者NCSE评分比较   于两组治疗前得到NCSE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平均NCSE评分,观察组(54.77±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8.83±7.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34,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2。
  2.3 两组述情功能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情感辨别不能、描述不能及外向型思维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3。
  2.4 两组患者服药准确性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药物错误率间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错误率4.55%(3/6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0.61%(7/66),差異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4。
  3 讨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是指精神分裂症起病缓慢,早期即有慢性期的临床表现,病程进展缓慢,经任何治疗,临床症状也不能完全缓解。这种病人在疾病早期,就和精神症状同时出现社会功能缺损和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病程呈缓慢、持续进展,最终走向精神衰退,其病程进展速度不一[2]。
  近年来,由于工作和学习压力日益加大,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同时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尽管通过抗精神类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大多数患者会因为服药后症状减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干预及管理,导致病情复发和反弹[1]。病人随着病程的进展,病人会出现一系列怪异行为;情感淡漠或不协调,说话离题、含糊,或赘述,或词汇短缺,言谈无内容,基本生活不能自理,一般需要长期监护。因此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就十分重要。在临床中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均以长期住院用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医生及护理人员间缺乏沟通,导致患者常处于被动状态,不能随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治疗。医护协作团队治疗作为一次创新性探索,已经被一些领域应用,但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仍然鲜见[3]。
  经过医护协作团队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C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服药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情感辨别不能、描述不能及外向型思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医护协作团队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周爱花.医护协作型入院宣教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6,22(17):202203.
  [2] 顾海英,徐美英,陈海琴,等.医护综合健康指导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7,34(09):4144.
  [3] 王志英,翁永震,张大光,等.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医护小组工作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37(10):7257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47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