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病理学在医学教育中能够有效的连接起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更好地致力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学生更灵活的掌握病理内容,值得每一位教师进行思考。PBL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和以问题为导向,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病理学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4-0168-01
  病理学致力于人体疾病发生原因和机制、发展规律、过程的研究,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传统教学多采用“填鸭式”模式,学生受教师灌输的影响,导致自主学习与分析能力缺失,很难适应今后复杂医疗问题的需要。
  1.PBL教学准备
  1.1案例准备
  教师在开展教学前需要致力于完整案例的编写与搜集整理,保证能够将学生发散思维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具备故事情节与科学性,进而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病例教学特点的体现。在故事发展中隐藏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发掘,本次教学共编写教案5个,如肾小球肾炎、肝硬化肝炎、高血压病,就教学内容每个案例中都需要对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审计,如主要、次要学习目标的设计等。案例主要包括学生版与教师版,二者存在不同又相互联系。
  1.2教师准备
  教师在PBL教学模式下角色发生很大的改变,从之前的灌注知识到负责组织、引导和启发学生讨论,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种挑战,为更好地适应这种转变且应对自如,教师必须要经过正规的培训。同时,教师需要具备更加系统且完善的知识结构,要求掌握更扎实的基础与临床知识,具有更加丰富的病理实践经验。因此,教师在课前需要将相关准备工作,对案例中的回馈内容进行充分的熟悉。讨论在PBL教学模式中始终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难度也是最大的,可以将教学作用的环节充分体现出来,教师需要在全面观察和理解学生想法的基础上想方设法的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针对讨论中的冷场现象,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邀请某位学生进行带头讲解,引导学生因设定的问题巧妙的引出来,然后邀请其他学生发言。经过几次讨论,有助于消除学生的胆怯、害羞心理,并且还能够将自己的看法积极主动的表达出来。
  2.PBL教学实施
  2.1分组与学习任务的分配
  为能够更好地开展的PBL教学模式,可以进行分组教学,每组包括9到10名学生,一名学生为组长,专门负责资料、作业的收发和问题的记录,同时分配一定的学习任务,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积极的讨论与发言,组长采取轮流担任制,即每位学生都可能成为组长都具有同样的锻炼机会。
  每个案例包括四幕,教学可以安排三次,保证能够在一周之内完成。为能够实现对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在上课之前可以提前让学生知道讨论的案例情境,如可以采用发微信和发邮件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的发散思维,保证交流讨论的充分性。
  2.2小组讨论
  在拿到案例情境后,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想法,此时学生在分析时可以将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在表达自己观点时能够与其他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一些分析得到支持的同时也会产生质疑。但是通过交流与讨论,学生可以将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病理知识充分挖掘出来,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在得到锻炼的同时,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同时,详细记录下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以此将其作为下一步的学习任务,然后进行科学的分工并围绕具体任务完成小组学习计划的制定。关于问题的答案,每位学生可以主动到各大网站、教科书和图书馆中进行查询,并且整理成书面材料提交,便于在下次讨论会上进行积极的发言。发言的形式为幻灯片和小组汇报,就发言内容其他成员可以进行提问和发言,彼此之间相互补充。
  2.3汇报总结
  学生在经过讨论、查找和再讨论后,逐渐掌握了整个案例,接下来就需要进行总结。一方面,需要完成案例机制图的绘制,绘制过程中需要将充分的呈现出隐含的知识点,使其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識,以此有助于印象的加深。另一方面,小组需要致力于案例分析思维导图的共同完成,对分析思路进行总结。最后,就汇报结果与学习情况,教师需要进行点评并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
  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系统知识平台的建立,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进行积极的思考,同时可以更好地结合实践与教学,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事今后的临床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晓荣,张建.创新教学方式让病理学课堂“活”起来[J].医药卫生,2016,(14).
  [2]孟艳,周妍,宫丽平,等.病理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6,(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9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