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PBL教学法在口腔预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口腔预防教学知识复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且学习兴趣有待提升。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PBL教学法,分析了口腔预防教学现状,强调了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提出问题”、“查找资料”、“小组讨论”、“师生总结”四方面出发,具体归纳了PBL教学法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PBL教学法 口腔预防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49-02
前言: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以龋齿、牙周炎等为代表的口腔疾病发病率显著提升。为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口腔科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同样明显提高。可见,为满足口腔科对人才的需求,对PBL教学法在口腔预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较为必要。
一、PBL教学法及其在口腔预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PBL(Problem?鄄based Learning )教学法,又称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1]。要求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展开教学,围绕某一医学知识或具体病例,对相应的内容进行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得到了转换,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动力[2]。将该教学法应用到口腔预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學习兴趣,创新教学模式,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
二、PBL教学法在口腔预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教师提出问题
为降低课堂教学难度,教师需于课前首先提出问题,嘱学生自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于课前提出如下问题:“1.龋齿如何预防?”、“2.何为窝沟封闭?”、“3.氟化物防龋的机制是?”、“4.为何龋齿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如何解决该问题?”提出上述问题后,教师需利用QQ或微信两种途径,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抽签的方法选择问题。采用以上方式设置课前问题,能够使学生主动于课前收集资料,提前掌握各项知识,确保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与教师深入分析各类问题,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学生查找资料
教师提问后,学生需采用以下方式查找资料:1.成立小组:学生可自行成立学习小组,每组共5~7人。2.查找资料:每小组的学生,均可通过“图书馆”、“数据库”等途径查找资料。3.教师参与:为避免学生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思路偏差,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资料查找过程中,充当“智囊”的角色,指导学生高效解决问题。
(三)小组参与讨论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为学生讲解口腔预防知识。知识讲解完成后,教师应通过列举病例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杨某,女,25岁。2018年4月12日入院,主诉牙齿疼痛7日有余,近2日加重,已影响睡眠,经X线检查及牙齿叩诊确诊为牙髓炎。请问,该患者经治疗后,应如何对口腔疾病进行预防?”提问后,学生需以小组的形式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并通过讨论的途径,提出相应的口腔疾病预防方案。以病例为基础进行提问,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口腔预防知识掌握的系统性,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寓教于乐。
(四)师生总结知识
为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全面的掌握口腔预防知识,教师应于课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总结知识。例如:教师可首先提问:“何为龋病,龋病的诊断依据是?”,使学生形成对龋病清晰的认识。继而可提问:“龋病的诱发因素是?”、“龋病的危害是?”,以确保学生能够从病因入手,回忆起龋病的预防知识,深入认知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可提问:“请问如何预防龋病?”,以检验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如存在知识方面的疏漏,教师需立即予以补充。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同样应立即予以纠正。通过以上方法教学,可使学生以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为引导,理顺思路,理清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掌握水平,增强自身的临床实践技能。
结论:
综上所述,将PBL教学法应用到口腔预防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人才临床技能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建议教师于课前主动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解答,继而通过小组讨论以及师生总结的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知识,促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田剑刚,姜荟荟,阮建平.基于实践基地教学平台的《口腔预防医学》本科生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04):485-488.
[2]李咏,赵光叶,刘一龙.移动PBL结合早期接触临床在口腔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13):128-1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