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专业评估背景下《GNS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分析专业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之下,从教学手段、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师生交流、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对测绘工程专业GNSS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实践进行改革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关键词:专业评估 GNSS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改革
  引言
  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以“服务大局,服务督导,服务高校,服务社会”为主要目的,通过评估分析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和建设成效,分析优势和不足,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要求。本科专业评估是继本科教学评估、质量工程和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后,当前高校关注的焦点工作。皖江工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归属于安徽省水利测绘类专业合作委员会,该专委会以安徽省教育厅颁发的《安徽省普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专业评估通用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省高校发展实际,制定了安徽省水利测绘类本科专业的通用性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1]。评估指标体系满分100分,有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24项,另加特色项目。
  本文作者依据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应用趋势,结合自身学习和教学实践,再认真阅读和仔细分析专业评估文件之后,针对目前高校测绘工程专业GNSS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探讨。
  一、课程开设情况
  1.课程设置
  《测绘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附录中指出“GNSS原理及其应用”是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10+X”其中之一,是实现测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2]。皖江工学院测绘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将“GNSS原理及其应用”设置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共计3学分,48学时,每周两次课,每次2学时,共12周;另开设集中实践必修课程“卫星定位技术应用实习”,共计1.5学分,一般为期7-10天,两门课程均开设于第五学期。
  2.教材选择
  目前,国内关于“GNS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相关的教材有很多种,鉴于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快速迅猛发展,我校选择武汉大学李征航、黄劲松教授编著《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第三版)》作为学生教材,该教材在原有GPS相关理论详细论述的基础之上,加入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介绍,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自主研发的导航定位系统。
  二、改革探讨
  1.教学手段
  现有的课堂教学手段基本上是教师通过PPT课件采用多媒体的方式传授知识,我校要求上课教师必须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对于GNSS课程的相关理论公式如坐标系统的转换、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方程的建立,单差、双差及三差观测模型的建立等内容[3],都涉及大量的公式推导,教师需要在黑板上认真板书,课后预留习题加深学生印象。杜绝出现“PPT教师”的现象。
  教师利用新媒体,推荐学生关注“慧天地”、“测绘学报”、“中国测绘”、“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等测绘类微信公众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网等测绘类网站,学生可以利用非教学时间自主学习相关理论、关注GNSS的发展动态,学习内容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师合理利用课堂时间介绍新媒体上关于GNSS最新动态,增强课堂知识的趣味性与时效性。
  2.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即学生总成绩包括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可以包括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核(仪器操作)、论文报告等,平时成绩可以包括课堂回答问题、上课出勤率、课后作业等[4,5]。课程期末理论考试实行“教-考-改”分离且建立试题库或试卷库,测绘专业教師团队之间互相批改试卷,做到客观公正,杜绝教师对学生个人印象加减分情况。
  3.教师“三方”评价体系
  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我校实行听课制度,如教务处督导听课制、院长听课制、教研室主任听课制、辅导员跟班听课制,校、院领导给上课教师实时打分,督促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评价体系,新学期开始前学生在教务系统对上学期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打分以及通过该课程学生总成绩来侧面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社会评价体系,包括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用人单位评价,从事导航定位领域项目的单位可以真实反馈在校实习生或是毕业生GNSS课程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由他们给出最直接的评价,促进教师教学。
  4.师生交流
  “三方”评价体系对于教师来说都是被动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也要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交流形式如面对面交流、网络交流、课堂交流等,教师在教学期间主动从学生口中得知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教学水平。
  5.实践性教学
  集中实践教学“卫星定位技术应用实习”安排在期末,不局限于任课教师作指导,让学生到校企实践合作基地参与生产实习,由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实习指导教师,让学生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GNSS课程的学习效果。利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结语
  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的授课实践,以皖江工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为例,参照专业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从教材选择、教学手段、学生和教师评价体系、实践性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期望进一步促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课程改革,使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掌握测绘发展新理论、新技术,初步掌握应用卫星定位技术解决测绘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需求,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水利测绘类专业合作委员会.安徽省水利测绘类本科专业评估方案(试行).2018,8.
  [2]教育部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2018.
  [3]袁德宝,崔希民,金晶晶,etal.“GPS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J].测绘工程,2012,21(6).
  [4]陈鹏.“GPS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求知导刊,2015(5):122-123.
  [5]王潜心,邹艳,吴飞,etal.《GPS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与改革[J].高教学刊,2016(18):74-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