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养成教育正在进行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1988年中共中央14号文件《关于改善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是最早提出养成教育的官方文件,指出德育的基础课是养成教育,德育课要做到生活化、课程化、一体化。30年来,教育工作者通过养成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在中央文明办的持续支持下,江苏、四川等省将养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进行推广。
  养成教育是终身教育
  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具体体现,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养成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是管一辈子的。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懂得一些行为常规,但从总体上说,对常规的认识和领会不深刻、不彻底;动作行为不到位、不规范,所以更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父亲习惯每天到酒馆里喝上一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他径直走向酒馆。没有走多远,他感觉有人跟在他的后面,当他转身时,发现他不满8岁的儿子正踩着他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并且兴奋地说:“爸爸,你看,我正踩着你的脚印!”孩子的话使他为之一振,心想:“我要到酒馆喝酒,儿子却在跟随我的脚印!”从那天起,他改掉了每天早晨喝酒的坏习惯,再也不光顾酒馆了。这个故事说明了,养成教育就是师长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养成的良好习惯。
  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原校长余慧斌是上海市第一批特级校长,被上海市中小学教育系统称作养成教育的创始人。他从30多年前开始,在学校推行养成教育。余慧斌表示:养成教育是课又不是课,它包括三大系列:文明礼仪,学习习惯,生活与劳动。在宝山区实验小学担任校长期间,余慧斌在学校开设课程:人格养成的一百个好习惯。养成教育是一种过程性、激励性、生成性的教育,它具有低、小、细、实的特点,因此.在实践德育过程中要体现基础化、生活化、课程化和一体化。
  宝山区实验小学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首先让学生知道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的道理,也就是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或解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班纪、班规。
  经过30多年实践,养成教育在上海市和附近城市的中小学校开花结果,小学生主动践行养成教育。
  班主任引领的重要性
  楼东红是浙江省杭州市古荡一小的科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她把养成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基础。从教30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多次获得区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西湖 “园丁”等称号,所教班级多次被评为区、校先进班级。楼东红的养成教育管理,基于在班里培养一批有管理能力的小干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楼东红的养成教育,在于每天处理各种小事不含糊:孩子哭着进办公室,笑着出办公室,她都要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与他们交流,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关心学生。关心生活,关心健康,还要关心他是否懂得怎样做人。
  每接一个新班,楼东红就把养成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基础。利用好班会,找准时机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他们懂得各项规范要求,为今后能遵规守纪奠定的良好基础。习惯是开展正常教学的有力保证,低年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在班会上,楼东红和学生一起认真找出班上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不足,组织学生制订班级公约及“心中有集体,进步靠自己”的班训。在班内提出了“自律”的要求: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脚,不追跑打闹;管住自己的心,上课不走神……这些班级制度是由学生自己制订的,小到一个簸箕、一个扫把如何摆放,大到门窗、电灯的开与关,学生都能各负其责。
  楼东红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管理,从中了解社会的规则,并让学生在实践中适应社会生活的规则,养成遵从规则的好习惯。在班级的集体生活方面,坚持以团结向上和积极健康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和班集体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结合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开展了“知法、懂法、守法”主题中队会,通过活动增强学生法律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学雷锋的活动中,组织学生擦社区健身器材,捡垃圾;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妈妈,您好!”主题活动,了解妈妈,慰问妈妈,体味妈妈的辛劳,从小学会关心、体贴他人。还开展了“三节三爱”主题中队会、“革命传统”教育主题中队会、“珍爱生命,防止溺水”主题队会等。《老师,您辛苦了》《快乐的歌》《头脑运动会》《快乐大竞猜》《科学家的故事》等主题班队活动;共同设计班徽,为灾区捐款、阅读交流会等活动;带动学习风气的“一帮一”活动,都很熟学生欢迎。
  于华章的“专项攻关”
  全国养成教育研究总课题组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于华章出版了8本共150余万字的《养成教育丛书》及1部《感知觉统合无器械训练》专著,还开发了成果转化项目“好习惯银行APP”。
  于华章发现,儿童坏习惯的矫正和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困难、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如果没有充分的理论支撑和科学的方法,是很难做好的。传统意义上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主要包括道德和生活習惯、学习习惯、智慧性习惯。而现代的养成教育,除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之外,还要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注重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心理的养成。
  中调研中,于华章发现一个的问题:有很多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专注力差、多动、磨蹭、反应迟钝、协调性差、脾气倔、强词夺理、焦虑、自我封闭、缺乏耐心”等问题。这些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很难改正,好习惯养成起来比较困难。一方面,有的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也并未发现任何问题,从而使家长误认为上述表现都属于孩子的特有性格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比较严重的孩子被医生误诊为疑似多动或疑似自闭,开始使用药物干预,而药物治疗对此基本无效,还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绝大部分教师和家长都对此束手无策,很多孩子因此被贴上了诸如“捣蛋鬼、自私、胆小鬼、笨蛋”等标签,甚至被放弃。   于华章和教育心理专家仝慧琪研究员对此进行了专项攻关。研究结果显示:孩子的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感知觉统合失调造成的,不是病症,因此医院是无法检查出来的,药物治疗也基本无效,只能通过游戏训练予以解决。有了完备的理论和具体的科学方法,于华章于2016年向教育部提出申请,获准立项了“互联网+养成教育促进学校品质提升试验研究”课题项目,项目的主要目标就是研发一款可供老师、家长、学生使用的好习惯养成管理工具。
  各地文明办:全面推进养成教育
  2014年2月,江苏省文明办要求开始从当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全省未成年人中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这是全国首次。江苏省制定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和《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对幼儿园、小学和初高中提出分阶段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目标。在具体内容上,针对未成年人中存在的不知礼仪、不用礼仪、不讲礼仪等突出问题,强调抓好“八礼四仪”。
  所谓“八礼”主要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和仪式之礼,从生活细节入手,让未成年人易懂易学易做。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餐饮之礼引导未成年人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言谈之礼教育未成年人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待人之礼教育孩子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行走之礼引导未成年人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观赏之礼教育未成年人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时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游览之礼教育未成年人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仪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而“四仪”则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和成人仪式,以此来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从2017年开始,四川省文明办发起组织“成都市未成年人阅读习惯养成教育活动”。2018年9月,四川省成都市文明办发起的“悦读伴成长·书香润校园”为主题的“2018年成都市未成年人阅读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正式启动。
  “2018年成都市未成年人阅读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教育局主办,各区(市)县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承办。本次活动持续至12月底,面向成都市中小学校组织开展“童读·紅色故事”网络广播节目、“红色传承·在校园”书香少年征文、“书香校园”和“书香班级”推选等各项主题活动,最终评选出2018年度成都“十佳书香校园”“十佳书香班级”以及“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从说、写、读三个维度发力,为成都市广大青少年爱读书、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阅读热情,正确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42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