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阶段作为人的行为习惯重要养成期,如何在这一阶段内通过强化行为习惯教育来提升小学生个人素养,目前已成为教育界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目标。但由于受到家庭教育、学校管理乃至社会引导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针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及短板。因此,亟须立足于该板块教育现状,发掘潜在问题,并予以针对性措施进行逐一突破,从而推动小学生的内外化统一发展。
  关键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8-010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8.093
   目前,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仍主要侧重于“应试为主”的方向,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方面虽逐渐予以重视,但受限于发展时间较短,在教育方法的应用上仍稍显欠缺[1]。无论在家庭层面、学校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在对小学生行为习惯重要性认知不足的前提下,都极易忽略这类素质结构对于学生个人成长乃至身心健康的关键影响,需要从针对性的角度进行优化重塑。对此,文章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不同层面出发,逐一分析了不同板块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时现状,并提出潜在的主要问题,再以相应策略作为改进方案,总结如下。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家庭层面
   家庭环境及父母行为对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毋庸置疑,某种程度上,家庭、父母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导师”作用要高于校方。可知,家庭层面的因素应作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重点研究与突破的一大目标。但就目前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家庭教育现状来看,整体趋势仍主要倾向于“不重视,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一板块的教育工作推行困难,应作为主要改进方向之一。
   具体来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家庭层面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两个方向。其一为家长个人行为习惯对孩子产生的影响。部分家长由于综合素质不强,或是忽略了在行为习惯方面的言传身教,常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呈现于孩子面前,如饭前不洗手、随意否定他人、“出口成脏”等。小学阶段是乐于且擅长模仿他人的行为习惯构成阶段,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中,也极易沾染不良的行为习气,后期更改更为困难[2]。其二,家长的过度溺爱也将导致孩子难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部分家长虽有着帮助孩子养成正确行为习惯的意识,但由于不忍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加以纠正,或无形间使孩子建立起“唯我独尊”的认知,往往将导致行为习惯教育流于表面,甚至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学校层面
   学校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环境,在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环节上承担着重要的职能发挥责任。而行为习惯教育的普及在国内虽有了一定时日,但受到以应试教育为主流的大环境影响,距离彻底将其落实到位仍隔着较大鸿沟。就目前现状来看,校方在行为习惯教育这一板块的实践仍主要集中于稳抓课堂纪律、日常行为安全等表层方向,对于学生的待人接物、言行礼貌等方面的教育却鲜少深入探究,难以使学生从根源上建立起以尊重他人、审视自身的正确行为习惯[3]。
   具体来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学校层面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两个方向。其一,重视度不足。在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小学教育模式中,部分教师对于行为习惯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知,忽略了学生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错误行为习惯,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其二,缺乏系统性教育体系。教育工作的实施一般以系统性的体系为支撑,由于目前的教学体系中缺乏以行为习惯教育为主的框架,导致这一方向的教学行为难以得到有据可依的开展空间,不利于长期性教育工作的深度渗透。
   (三)社会层面
   家庭与校方对于应试教育的追求主要来源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各种关于“起跑线”的观点在社会上不断兴起,即“分数为主”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步渗透,即便是小学阶段,也难免受到这类概念影响[4]。为了避免输在起跑线,教学资源几乎整体倾向于应试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素质教育所应获得的资源。这一现状下,针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难以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甚至被彻底割裂。
   具体来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社会层面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两个方向。其一,资源倾斜。为满足各界对于应试分数的提升需求,小学阶段的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辅导班占据了课后教育的大部分比例,其余的钢琴、书法、绘画等兴趣班也主要针对学生的特长发展,而针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素质教育却严重缺乏相应的教育资源,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其二,负性案例频出。自互联网技术普及后,小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各类社会事件的机会也逐渐增多。而许多以负面信息为主的社会新闻事件时常充斥着小学生的接收范围,导致社会层面的负性影响由此渗透,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构成形成了一定危害。
   二、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相关策略
   (一)重视行为导向影响,稳抓家庭教育
   鉴于家长个人行为习惯及家庭环境的行为导向影响,要从根源上优化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将家庭导向影响作为重点因素,从稳抓家庭教育的方向出发,完成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步——基础奠定[5]。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向出发。
   首先,家长需要认识到自身所起到的“榜样”作用,从规范自身行为做起,杜绝因不良行为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导向作用,再在此基础上展开关于行为习惯的家庭教育。以曾子的故事为例,曾子的妻子曾在一次赶集中,为了安抚孩子,谎称返家后将以杀猪改善伙食为奖励。但曾子为树立“以诚信为准则”的榜样,坚持依言杀了猪。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导向既能够为孩子树立正确榜样,又防止了家庭教育陷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自相矛盾僵局,是家庭教育走向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除规范自身行为外,家长还应致力于转溺爱为大爱,既摒除一味娇惯孩子的微小格局,将目光放置孩子今后的发展中來。例如,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应当立即予以指正,并从平等的角度告知孩子这类行为的错误所在,而非包庇或居高临下地责骂,从观念上肃清不当风气。    (二)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发挥教育职能
   通过分析可知,校方的素质教育体系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起着支撑性的作用。因此,可以考虑从充分发挥教育职能的方向出发,通过构建系统性的素质教育体系,来最终达成正确行为习惯养成的根本目标,实现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二步——重塑根基。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向出发。
   首先,可根据学段的不同,建立一套针对性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体系。例如,针对一、二年级等理解能力较弱的学段,可通过编制儿歌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初步的基础行为概念。以较为著名的“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为例,这类儿歌既朗朗上口,又简单易懂,学生能很快通过儿歌建立起部分行为习惯的认知框架。针对三、四年级等理解能力处于上升阶段的学段,则可通过引导学生对于一些行为进行评价来构建行为观念,如过马路应不应该看红绿灯、遇到残疾人应不应该礼让与帮助等。针对五、六年级等理解能力基本成熟的学段,则可通过一些课外实践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当中。此外,校方可通过设置相应的行為评定准则,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打分,并选出不同学段的“行为小标兵”,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嘉奖,从而达到激励作用。
   (三)拓宽行为教育渠道,突出积极影响
   基于社会环境及社会教育资源对于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影响,可考虑在有限的社会资源中尽可能地扩大可行的行为教育渠道,同时积极发掘社会层面的积极影响,以达到利用社会信息、社会资源的教育目标,实现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三步——巩固框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向出发。
   首先,可在现有的社会资源中积极拓宽针对学生行为教育的渠道。例如,可于周末、假期等时段,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等地参加敬老活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如何与弱势群体相处、如何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内心的满足,从而为今后的行为习惯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其次,可利用互联网这一途径,充分发掘社会事件中的闪光部分,如消防员舍己为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大学生积极参与山区支教等,通过类似事件的精神引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出社会层面的积极影响,帮助小学生树立起社会文明的意识,具有高度现实教育意义。
   综上所述,行为习惯教育关系着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也对其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应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教学任务之一。结合当前教育现状,今后在稳抓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过程中,还需从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多个不同层面着手,致力于消除其中的不利因素,从而推进全面化素质教育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刘会吉.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8(12):122.
  [2]马翠娟.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思考[J].青海教育,2018(11):30.
  [3]石婷.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8(58):31.
  [4]罗朝玲.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8(22):232.
  [5]雷复生.理性养成  智慧教育——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新校园,2018(3):1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4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