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及其成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各个学校都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把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活动作为德育的抓手之一。本文通过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展开调查并分析其成因,为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和途径提供依据。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成因
   为了较准确地了解我校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为学生养成教育寻求合适的途径和方法,特进行我校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
   一、研究的方法
   1.调查对象与范围
  在我校三至五年级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6个班级,270名学生、270名家长。
   2.调查的方法
   问卷调查:家长问卷、学生问卷
   访谈法:家长座谈会
   3.调查的内容
   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懂得感恩的习惯、学习习惯、勤俭节约习惯、诚实守信习惯等因素。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1.文明礼仪习惯和意识初步形成
   在本次的调查中,65%左右的学生在生活中能使用文明用语,并主动和老师打招呼;85%以上的学生能遵守交通规则、反感口出脏话等。特别是在文明有礼意识方面,90%的学生认为:勤劳、善良、诚信、知礼、守纪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品德。99%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等。还有30%的学生在课间追逐打闹,35%的学生有时在桌椅上乱写乱画,31%的学生有时乱扔垃圾,等等。虽然文明礼仪习惯被大多数家长和學生认同,但我们还要看到不少学生行为中的痼疾。
   2.学会感恩应落实在行动上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60%的学生表示孝敬父母,41%的学生经常向长辈们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46%的学生经常帮爸爸妈妈做事等,98%的家长也表示孩子从没因某种原因嫌弃父母。这些数据显示我们的大多数学生传承了中华民族孝敬父母和长辈的美德,对父母的教养之恩心有体悟。同时我们也要看到:28%的孩子对父母或长辈说话不冷不热,54%的孩子认为孝敬父母不够,35%的孩子不知父母的生日等,这些现象表明,还有许多学生对父母的教养之恩缺少感激,更少有回赠的行动。
   3.良好的成绩不等于良好的学习习惯
   调查显示:36%的学生表示早晨到校后,不能自觉早读,25%的学生只是有时能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书桌,22%的学生有时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40%的学生有时能在课堂上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等等。29%的家长表示,孩子每天晚上整理书包都需要父母提醒。以上结果表明,很多学生不仅在生活上依赖父母和长辈,学习上也不能独立完成学业,更不用说勤学善思的良好学习习惯了。
   4.勤俭节约习惯应注入时代的内涵
   调查显示:94%的家长认为,即使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要节约,90%以上的家长支持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支持孩子参加学校打扫卫生;而60%的学生零花钱都用在购买学习用品,80%的学生学习用品坏了才更换,51%学生能够把平时购物使用的塑料袋留下备用,等等。这些数据显示,我校大多数学生已初具环保节约的意识和习惯,绝大多数家长也十分注重对孩子进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而将这种良好习惯推广乃至升华,在社会公益方面多多尝试和涉足可能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课题。
   5.诚实守信教育应树立成长典范
   文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关注人们的诚信度,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也能为一个人的发展搭建进步的阶梯。童言无欺,孩子最初都是诚信的模板,能否保持纯真,后天的环境非常重要。
   调查显示:我校80%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较高的诚信度,93%的学生捡到东西会交还失主或交公,91%的学生认为好朋友犯了错误,应在老师调查时如实说出,等等。这些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诚实守信。但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30%的孩子表示,父母答应的事基本能做到,60%的孩子表示,父母答应的事大部分能做到,40%的孩子会因做错事怕父母责备而有时撒谎,56%的家长有时会翻看孩子的日记、书包,等等。这些数据说明,父母相信孩子、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是孩子摒弃谎言、言行一致的先决条件,而父母和长辈树立的诚信模范更是孩子诚信的航标。
   三、问题及现象产生的根源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但部分学生还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通过调查分析,造成学生行为习惯不良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家庭原因
   (1)很多父母长期在外,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长期的隔代教育使很多孩子思想偏激,行为孤僻,坏习惯难以纠正。
   (2)家长在部分行为习惯上没有起到真正的示范性。很多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在教育孩子时不注重方式方法,有的甚至会打骂孩子,喜欢采用粗暴的方法。孩子长期在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下,性格也会受到影响,其行为习惯就自然较差。
   2.学校原因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更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忽视德育教育,应试教育在学生心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传统的行为习惯在学校、教师、学生心中已经淡忘。
   (2)行为习惯教育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
   学校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时,往往只是点到即止,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没有作针对性的训练,更缺少对学生言行的监督,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大环境。
   3.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
   和谐健康的外部环境对小孩子来说至关重要。不良影视作品、书籍、网络无疑会对自控力差的青少年学生产生诱惑和影响,致使学生许多不良习惯很快形成,在学生中蔓延。
   【参考文献】
   [1]吴小花.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18(36)
   [2]陈刚,蔡华红.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J].教师之友,2005(05)
   (本文系2018年度定西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课题立项号:DX[2018]GHB086)“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949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