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伴互助式班级管理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班主任要找寻出适宜的管理办法,及时协调个别小组之间的纠纷,结合学情调动学生参与管理,为塑造班级氛围采取必要的补充措施,不断打磨既定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基础教育;班级管理;学伴互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11-0030-03
基础教育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人生方向,也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思想引领人的行动,那么行为的转变必定来源于思想的改变;为此,我校大力弘扬“卓尔不凡,厚德载物”的文化理念,力求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爱心、责任心、互助精神内化为每一位师生的内在品质,大家共同把无私奉献、友爱互助的精神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角落。然而要想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成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原动力绝非可以一蹴而就的——深入的教学创新举步维艰,有意愿和能力承担如此重任的一线教师往往很少。基于此现象,我校自2015年起大胆提出了学伴互助式的班级管理策略;经过近三年的探究实践,现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在当前利益为先的大环境中,质朴严謹的治学风格使我校成为区域内日渐被人关注的新军。笔者以一名班主任的身份在此介绍自己积极投身班级文化建设的经历和对有效践行学校办学理念的反思。
现任班主任如果不能找出适宜的管理办法,那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空间会因之受阻,学校文化的传播就十分艰难。要想改变环境先要打开思路,多年来我校教研团队一直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实践初期难免不得其法,管理者只好采取“围堵”,即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时时刻刻绷紧神经,严阵以待,疲惫不堪;尽管避免了重大纰漏,但管理成效未能尽如人意。2015年年初,校长再度分析学情,提出了“以优秀的德育促优质的教学”办学思想,要求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打开学校德育管理思路,找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班级管理新方法。当时学校正在大力推行“学伴互助”教学课改尝试,也就是改良学习小组:同桌两人作为一个单元组,有明确的角色分工,综合素质优秀的同学担任学长,综合素质较弱的同学担任学友,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学生帮助学生、学生教学生,学伴互助学习。应该说“学伴互助式”课改形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课堂中实现了让学生参与度高,参与面广,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时间长,互助共赢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好举措。但是如果学生自主意识上不去,再好的方略也只能是理想,要实现预期效果必须事在人为,所以我校教研人员始终在探索和实施最适宜我校学生的办学方法。
第一步:结伴
思想引领的效果远胜于文字轰炸,我校坚信只有德育的引领才能使学校的教学迈上新的台阶,这正响应了我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方针。借此教改环境,我校利用现有课堂形式,加入了教学创新建议,如班主任在给学生分组时将学生性格、行为习惯、家庭背景、单科成绩等等综合因素都考虑进去;方案拟定后再由几位科任教师共同商讨,征询部分学生意见后公布并落实,同时让学生明确学长与学友的关系是动态的,在评价过程中两个人荣辱与共,两人共同进退就要共同配合发挥各自所长。笔者按班级人数将座位分列为八排,学长学友交替各在一列;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并选好组长,告诉学生无论学习、纪律、日常行为以及作业上缴等都是息息相关,统一评价。
学长学友划分的考虑因素:
①智力水平、学业成绩、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兴趣爱好、性格因素、性别搭配、交往能力。
②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学长学友划分的方式:
指定式、自荐自选式、民主式。
第二步:制定规则
学伴组成立以后,就必须建立课堂内外的规则,这些规则是由师生共同讨论达成的:
一是自主学习。“学伴互助”的基础是自主,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伴互助”就可能沦为一种形式。因此,我校设计“学习问题清单”为每一位同学的自学目标提出指导意见。
二是倾听。倾听是一种最基本的人际交往素质,也是互动交流活动的基础。笔者认为“学案互助”模式卓有成效的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了倾听,通过认真聆听别人的讲解,捕捉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在倾听的基础上才能学会换位思考,不作无谓争吵又敢于质疑和补充,避免剥夺别人思考权利的行为。笔者在课堂上刻意引导学生设法拿出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刚提出问题就让学生讨论,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另外避免学生讨论交流深度不够,如果思维刚进入状态就被强行打断,在思维过程中形成了“半拉子工程”,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为“学伴互助”环节塑造条件——对于经过独立思考还不会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及时请教,只要能从别人的回答中捕捉到“智慧的火花”,就达到了互助的目的。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是一个质的提升。
三是捆绑发展。当教师抛出问题后,必须是“学伴”二人都举手表态才有机会展示“我们”的成果,而非个人的见解——“我们永远大于我”,避免课堂成了“学长”的个人主义。这种“连带”关系要求“学长”必须教会“学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伴”之间的交流,调动了“学长”帮扶“学友”的积极性。笔者注意到小组成员形成和睦相处的氛围之后很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一部分优秀的“学长”为了赶进度会一手包办“学友”的学业——这无异于剥夺了弱势学生的学习权利。因此在课堂上,笔者倡导学生全过程“自助”。如设计的训练题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三种题型难度逐步升级,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让好学生吃得饱,一般学生吃得了,最终达到水涨船高,让课堂成为“培优补弱”的主阵地,成为因材施教的主阵地。笔者在鼓励学友发言展示的同时,限制学长的发言次数和时间,避免学长的话语霸权,从而提高学长的发言质量和增加学友的发言机会。对于课堂之外,学长要提醒学友认真完成学业,遇到学友情绪低落,学长要进行开导或告知班主任;而学长遇到问题学友亦可如此。学长学友之中某一人获得荣誉,班主任可以给学伴加分,甚至可以给全组加分;反之,都可能减分。捆绑式教育让他们更有团队意识,有利于班团队的发展。 第三步:评价
结伴已成,规则已定,评价就必須跟上。我校教研组利用班主任会共同研究出了学伴间的每日评价办法,以表格的形式敦促学生每天反思学伴双方的学习实效,鼓励他们找对方的优缺点,辩证地评价和提出问题,给出可行的建议、合理的批评或适度的赞扬。评价表中有分数,每日由组长交换统计分数,每周再由他们将每个人的分数由组长登记到班级粘贴好的分组情况一览表上;每月利用班会进行学伴互助管理小结式评价,并颁发奖品或奖状。
第四步:反思
我校通过实践检验新的管理办法,并积极从经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在推行学伴式管理方法的过程观察到虽然让大多数学生积极跟随班级的脚步,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学长每日愤愤,学友每日昏昏”的个别状况。这一现象立刻引起了笔者的重视,通过班主任走访,大多数学长道出心声:因学友懒惰还屡犯错误,自己的基数分都给减没了,上课教他也不好好学;而学友则说学长态度不好又没耐心,而且有时还因自己表现不好而被瞧不起。对此笔者深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再塑的可能性,而学长学友之间的矛盾不解决则班级管理无法稳定,教法推行也势必受到影响。经过观察反思之后笔者终于明确并采取了疏通学伴关系的具体措施。
第五步:开导
我校经常按年级特点主持德育讲座,期间先让学长的代表列举在互助时遇到的问题,再让学友的代表畅所欲言谈过程中的感受,再由主讲人明确学长学友各自职责,帮助学生放平心态、明确任务;接下来已经达成互惠互利关系的模范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体会感受,这一环节更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互助管理形式的魅力,让更多学生知道了学伴互助是在共同成长。展开校级座谈的目的是让全校学生明白这种管理形式不是每个学生为自己单打独斗,也不是校方心血来潮的一时之举,而是通过利人利己促进未来整体发展的一种教学举措。
在学校的讲座之后,各班级往往展开跟进式引导,给学生布置反思作业,以主题班会形式让学生交流体会,目的就是为强化团队意识,弥补在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在班级讨论中,学长们学会定位自己,一是明确了职责;二是知道了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三是找到了自己的短板,看到了学友身上长处;四是懂得了将知识讲解给学友是在温故知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五是在教的过程中还会增进学伴间的友谊,树立自己的形象。而相对于学友来说,通过讲座,也清醒地感觉到学长为了他耽误了多少时间,付出了多少心血,同时也明白了自己身上有很多长处,学长也在向他学习,还知道了如果自己不进步,不单单是自己的问题,还会影响学伴组甚至全班整体。另外学长学友不是终身制,学友只要努力,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学长的。
班主任还要及时协调个别小组之间的纠纷,为塑造班级氛围采取必要的补充措施,不断打磨既定的管理策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5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