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负责一个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工作,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着懵懂无知、不善表达、自我约束能力薄弱等年龄特征,这无疑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更大挑战。现就低年级学生的存在问题,来谈谈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管理策略
一、低年级学生存在的基本问题
在上小学前,低年级学生主要在幼儿园和家庭接受教育,他们的活动形式主要是游戏,比较“放任式”,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薄弱等,行为习惯各方面都比较随意。进入小学阶段后,由于新环境对孩子的各方面要求大不相同,在日常的课堂上就会容易出现多动、注意力难集中,爱玩小动作,爱开小差,坐不住等一系列“小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效率。
低年级学生存在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对长辈依赖性强等特点,这时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不仅仅要传授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了解班上学生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日常的课堂教学、生活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作为低年级班主任,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形成班级管理机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班主任管理的基本策略
1.要把握好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教育者,是班级建设的组织者,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由于低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总是容易不自觉地出现各种行为问题。例如,一学生看到别的同学的笔比较漂亮,会去拿并据为己有;和同学玩耍时,会出现伸出脚去绊倒同学等危险行为;甚至个别学生还会出现说粗口、骂人、打架等行为。面对这些行为,作为班主任要先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孩子这些行为的缘由,再适当地进行引导,而不是盲目地批评教育。
2.关注、尊重并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小孩子也不例外。低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世界。当他们踏入小学的门槛,除了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外,他们的内心渴望能交到新的朋友,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鼓励和肯定。
记得班上曾有一位学生,开学时很积极主动,上课回答的声音最响亮,后来发现上课爱趴桌子,开小差,甚至出现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刚开始发现这学生出现这个问题时,就想办法去批评孩子。孩子面对我的批评,也只是连连应付,但是却没有改进,我也正为这个问题十分苦恼。偶然的一次,我碰见了孩子的家长,经过与家长的交谈发现,原来孩子是觉得老师不关注他,对他积极表现的行为没有给予及时的表扬,而自己又因为胆子小不敢和老师提,慢慢地就灰心丧气了。从那次起,我关注每一位孩子,多鼓励和肯定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捕捉细微之处,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小学阶段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起始阶段,班主任的理解和尊重起着不可忽视的力量。正是班主任的理解、尊重和鼓励,孩子慢慢地变得自信、开朗。因此,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哪怕是对孩子的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等,也会给孩子无限的动力。
3.制定班级管理制度,选好班委会成员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管好一个班,必须要有适合自己本班的规章制度。低年级学生存在着调皮好动爱表现、自我约束能力差等特点,因此需要建立班级管理制度,让孩子根据班规进行自主管理、健康发展,同时,应放手去培养优秀的班干部,培养孩子的组织能力,以优秀班干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班上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另外,作为班主任,要融入班集体,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严格遵守班级规则,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有了好班级管理制度和榜样的力量,班上凝聚力就会增强,学习氛围就会好起来,这将大大提升班集体的管理水平。
4.构建和谐家校合作关系
要想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家校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低年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在学校敬畏老师,依赖老师。可现代生活中,由于物质生活的飞速发展,很多家庭出现溺爱孩子的现象,孩子在校和在家的表现可能会截然不同。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和家长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班主任要积极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在家的情况,同时要把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反馈给家长,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而努力。
班主任是孩子的师长,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领人,对于初入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班主任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除了要授予学生课本知识,更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蕙.有效德育:基于实践的探索[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7.
[2]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索朗旺姆.杂文月刊[J].教育世界,201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