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与沟通能力无法达到正常人水平,且活泼好动,这就决定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具有一定特殊性。对于小学班主任这一特殊岗位,需要班主任将自身语言、行为与管理方法等行为艺术融为一体,从而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快乐健康成长,继而促进教学质量有效提升。笔者将从交流沟通、榜样力量、创新治理等几个方面去简要分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做法。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交流;榜樣
一、以交流促管理,架起师生互动的桥梁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一些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抵触情绪或者不理解情况。如果采取量化制度进行管理,是缺乏人情味的,在实践管理中应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如采取面对面交谈方式,或者采取书信、日记等间接交流方式,将自身的思维和学生进行互换,这样一来所采取的措施往往学生会更乐于接受。此外,也可多给予学生“奖励”的方式进行交流。比如某一天一位学生忘记打扫卫生,教师此时如果采取充满温情的处罚方式,如“奖励他今天打扫卫生一次”,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也乐于去执行。而如果说:“罚他今天打扫卫生。”这带有非常明显强制性,且容易让学生产生对立情绪。
二、以行为感染学生,树立良好的效仿榜样
班主任的管理艺术来自于言传身教。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运用贴近学生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验,而不是用命令语气进行管理。同时,细节是实现班级有效管理的关键所在,在身教过程中需重视细节。如班主任要求学生不迟到,那么自身就绝对不能迟到;教导学生不乱扔垃圾,那么自己也要做到,否则“身教”就是失败的,学生甚至会对班主任的行为持鄙视的态度。因此,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必须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真正发挥出班主任的示范表率作用,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将其转化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动力。
三、以创新治理班级,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与质量
首先,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玩的阶段,但若花费过多时间玩耍,势必会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所以,班主任需考虑到这一点,班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有节制、有规律地组织活动,保证学生活动后能投入学习中,又能达到活跃他们身心的作用。让他们在寓教于乐、劳逸结合的环境中获得快乐,学习到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注重小细节,让小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且配合一定奖惩机制,让他们产生自我控制能力,树立竞争意识,继而促使整个班级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最后,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班主任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并让每一位学生写一条自己觉得可作为本班规章制度的要求,然后教师再以投票形式,选出10条或12条等作为本班的规章制度。小学生一般会对自己提出的规章制度要求产生认同感,只有在全体学生认同的基础上,他们才会更好遵守班级规章制度。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初始阶段,对他们的一生有较大影响。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尽可能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发挥到极致,想方设法地将小学班级管理好,让小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健康全面发展,从而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瑞. 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行为艺术[J]. 中国文艺家,2018(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18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