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要讲好历史复习课很难,不论是复习一个单元还是一册书都需要教师在众多的史实中总结出一条主线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经过整理和归纳的知识点,知识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但相对而言趣味性降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复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历史复习;有效性;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6-008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70
   一、注重兴趣,依据教材
   为满足学生对学习历史兴趣的需要,在历史复习中,必须对已学习的知识,变换角度,重新加以整合和处理才能达到目的。从新的角度、新的层次并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复习旧知识,就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教材是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依据,所以无论是新课学习还是开展复习,都需要依据教材,这也是学生深化对于所学知识理解的抓手和重要途径。在复习过程中要依据教材但同时也要高于教材,引导学生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总结知识体系,梳理出知识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引导学生要建立符合自己的知识网络或者是思维导图,这样才能够实现对于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每一个专题的专题介绍,再在每一课的具体的内容中去印证,加深印象。在此基礎上把做题融入其中,学以致用,提高实效。应要转变观念,立足于用教材教,摒弃教师教教材,学生背课文的传统复习,这种机械的背诵式复习有百害而无一利。要引导学生理解、消化,寻找知识体系的规律,避免机械性的死记硬背,这样学生们才可能体会到复习课的乐趣和价值。
   二、注重联系,构建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知识本身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本质上体现着历史发展的规律,而真正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这就是学生历史能力或者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方向。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联系性地看待历史问题,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以时序也就是通史为主线进行构建,把知识归纳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这几部分,搞清时序,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在此基础上再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对同一时期的历史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如:中国古代史可以分为经济、政治史、民族关系、农民战争等大的专题。也可以就一类问题进行更加细化的比较,如改革专题,把中外的改革问题进行汇总,如可以把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进行比较异同。还可以把美、英、法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细致的比较,这样就能够了解这些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加深知识的区分度和对于同类知识的深入理解。
   三、抓住要点,理清线索
   实践证明,就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将复杂的知识做成简化的知识的一项工作。把历史知识进行加工制作,浓缩成一个个的要点来记,这些要点包括年代、人物、事件和评价等。层次清晰,易于掌握。如: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一般浓缩为赋税沉重、刑法严酷、劳役赋役繁重多这几个词,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秦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学生自然就能够掌握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教师的责任还在于如何指导学生整理知识要点。如:文艺复兴运动。(1)时间(14世纪-16世纪);(2)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薄伽丘等);(3)作品和主张(《神曲》《十日谈》,人文精神);(4)影响(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样结合学习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复杂的知识从知识点的角度进行简单化的梳理,掌握每一个知识的要点,学生在记忆和应用这些知识时自然就轻松了很多。
   帮助学生梳理清楚知识的主线,不仅仅能够把知识系统化和简单化,还能够使学生们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相关的知识,宏观上把握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解题技能的提高。例如:对于学生最为熟悉的中国近代史进行复习时,可以从这几条线索进行知识的梳理:(1)列强对于中国的侵略史,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2)中国人民的抗争史;(3)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史;(4)西学东渐,近代思想解放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总结,就容易了很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分级进行训练
   学以致用,要想了解学生对于复习达到的程度,就要进行有效的训练,这种训练是分层级展开的。
   在系统复习阶段,常以章节训练、单元训练为主,训练题多为基础题、常规题,其特点是量大题少,以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解词题和简答题为主。在综合复习阶段,常以综合训练或专题训练为主,训练题多为列举题、分析比较题、综合论述题,其特点是综合性增强,难度加大。在重点复习阶段,则要通观全部教材,结合当前形势,确定重点复习内容,并编拟成题后,指导学生训练。这是进一步深化知识,达到巩固提高的过程,三个阶段复习时间的安排,以6∶3∶1的比例为宜。
   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结构,熟记课本的基本史实,具备了取得较好成绩的稳固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必须狠抓运用历史知识的训练,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归纳、综合、比较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取得临场经验,保证学生在考试中发挥出实际水平。
  参考文献:
  [1]陶荔.新课改背景下高考历史复习策略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
  [2]张崇海.高屋建瓴方能有效——浅谈高中历史复习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5(12).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孙雪松(1972.1— ),男,汉族,甘肃陇西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方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3346.htm